台灣家庭平均資產好唔好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Ben on August 28, 2018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接著,為進行國際間的比較,就需要考慮每一個國家貨幣對美元的匯率,然後再考慮每一個國家貨幣在當地的購買力,最後就可以計算出該國每戶依購買力平價下的財富總額。 但是,如果要把購買力平價的計算方法用到計算財富的實質購買力時,就必須要謹慎一點,因為這裡面可能會有一個重大的統計謬誤。 首先,房價大漲看起來似乎對有房子的人有利,但是台灣大約七成的家庭只擁有一棟房子,而他們必須自己要住在裡面,所以房價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果有限;但是,對於擁有愈多房子的家庭來說,房價上漲的資本利得就會愈大。 其次,由於台灣薪資上升的幅度遠低於房價上升的幅度,因此台灣的房價所得比也愈來愈大,這表示說,在台灣購屋是愈來愈困難的事,所以房價高漲長久以來已經成為民眾最不滿意、排名第一的事。 第三,許多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因為買不起房子而被迫搬離市中心,所以我們看到台北市民人口下降的速度遠超過其他城市。 最後,過高的房價和居住成本太高,也是導致年輕人不願意生小孩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造成台灣新生兒人數大減的國安問題。

透過深度的分析,帶領讀者放眼國際,隨時掌握國際最新脈動,抓緊獲利機會。 其中,目標風險基金(Target Risk Fund)依風險屬性分為積極型、穩健型、保守型。 考量年輕族群距離退休甚遠,重視長期增值,建議可以投資具高報酬的積極型基金;中壯年則可以投資股債兼具的穩健型基金;至於屆齡退休者,建議投資保守型的基金。 日本宣告排放受核廢料汙染的核汙水後,香港和澳門等地都立即宣告禁止進口東京都、福島縣等十個都縣的水產品;而中國大陸政府更宣... 就消費支出內容觀察,仍以住宅服務、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 (24.2%) 為最高,其次為食品飲料及菸草 (15.8%);另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衛生保健觀念增強,醫療保健支出比重已達 15.3%。 而在階段性任務完成後,為持續協助企業轉型並接軌國際趨勢,未來規劃將虎頭山創新園區作為企業ESG示範場域,並將ESG融合企業品牌經營概念,結合原有的科技驗證優勢,運用巨量資料分析,為企業永續發展提出創新解方,更具國際競爭力。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台灣資產分佈 報告整理|一次暸解台灣前1%收入、台灣資產排名等疑問|台灣財富報告系列

隨著美國經濟基本面逐漸好轉,且適逢迎接第四季歐美電子消費旺季的到來,庫存回補行情將推升美股漲勢,而具選舉題材與政策利多加持的台股,將有望更加吸引外資青睞,帶動股市另一波上漲行情。 富邦台美雙星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薛博升建議,看好台美兩大市場未來的成長潛力,採取「多元配置」策略仍是未來分散投資風險最該掌握的核心。 今年6月政治大學與台灣人壽共同發布「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報告,發現台灣民眾開始退休準備之平均年齡為36.99歲,相較去年提早2.16歲,且20歲~29歲就開始布局退休準備的年輕人已突破30%(31.2%)。 國際間一般將六十五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之比,超過百分之七稱為高齡化社會,超過百分之十四則為高齡社會,超過百分之二十則為超高齡社會。 去年年台灣地區全體家庭所得總額計 10 兆 6014 億元,年增 3.2%,每戶可支配所得平均數 99.3 萬元,年增 2.9%,每人平均數 32.3 萬元,年增 3.9%。 中國信託商銀個金營運總處總處長楊淑惠指出,台灣高資產族男、女性占比各半,男性比率雖稍高一些,但家中經濟大權多半掌握在女性手上,尤其31.7萬名有錢人大多是中小企業主,而在這些高資產家庭裡,「多半董娘說了算」。

台灣為76.0萬美元,高於OECD國家(41國)中位數25.5萬美元,排名僅次於盧森堡與瑞士,在42個國家(含台灣)中排名第三,優於亞鄰的南韓及日本。 高資產客戶群在境外投資時,主要關心中國大陸、美國和臺灣之間的政經局勢,因此偏向選擇具有分散風險特性的海外投資標的如共同基金、ETF商品,仍是大部分高資產客群偏好的商品類型。 這邊的有錢人定義,為「高淨資產人群」,這些人被定義為持有價值超過100萬美元的金融資產,大約是3000萬新台幣的金融資產,要注意的是不包含主要居住的房產價值。 規畫上如果依風險承擔能力(目標風險基金)或是退休年齡(目標日期基金)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以長期投資進行多元資產配置,具有風險分散的效果。 此結果反映,隨著平均餘命延長、物價上漲、金融市場的瞬息萬變,加上勞保基金破產危機與對年金改革缺乏信心,促使青年世代民眾得提早啟動退休準備計畫。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中國單身人口逾2億!專家指太宅不喜社交 網友:就是窮

然而,2022年是一個轉折點,烏克蘭戰爭扼殺新冠肺炎後的經濟複蘇,導致全球通貨膨脹猖獗,能源和食品等原物料稀缺,多國貨幣緊縮政策擠壓經濟和市場。 安聯預估,全球金融資產將在2022年下降2%以上,同時也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金融財富的首次重大損失。 如同諸多其他國家一樣,台灣存款資產回升並成長9.2%,是本世紀該資產類別的最高增長率。

朱敬一的這番見解其來有自,因為根據財稅資料顯示,富人與窮人的所得來源大不相同。 愈窮的人,薪資所得占比愈高;反觀愈有錢的人,財富來源幾乎都是股利所得、土地增值等資本收益。 可是我國家庭所得收入者,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全體所得者的比率,九○年占百分之十點七,一○○年升到百分之十四點一,一一○年更躍升到百分之廿五點四,即每四位所得者中有一位是老人。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台灣有錢人定義,中產階級

中國官方日前表示將研究終止、或部分終止ECFA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 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上表示,一旦退場,石化、紡織、機械等產業將受影響,台塑四寶、亞德客、上銀、遠東新等股價衰退,就是一種警訊。 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 )財報亮眼,但股價在周四虎頭蛇尾,盤中首次突破500美元,惟收盤漲勢收斂,僅小漲0.1%;不過輝達在昨日財報公布同時宣布要實施250億美元庫藏股(即股票回購),《彭博》分析師Sebastian Boyd指出,這對AI投資者是一個警訊。

  • 此外,百度百科中也有資料顯示,「一般發達國家的基尼指數在0.24到0.36之間,中國大陸基尼係數2010年超過0.5」。
  • 安聯預估,全球金融資產將在2022年下降2%以上,同時也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金融財富的首次重大損失。
  • 據人口及住宅普查資料,八十九年離婚(分居)人口為五十點五萬人,占已婚人口的百分之四點四,一○九年躍增為一三四點九萬人,廿年間增加一點七倍,占比也提高到百分之九點七,即每十對已婚者就有一對離婚(分居),這不僅嚴重創傷夫婦雙方,更影響到子女的養育問題。
  • 為協助民眾做好退休理財,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投信投顧公會與基富通證券共同推出的「好享退」及「好好退休」專案,目前平台上有52檔目標日期及目標風險基金可以挑選。

若依購買力評價(PPP)換算,2020年底我國每戶財富(PPP)79.8萬美元,較2019年底增3.8萬美元或增5.0%;較2017年底亦增9.7萬美元或增13.8%。 全球最大金融服務集團安聯(Allianz)公司12日發布「2022年全球財富報告」(Allianz Global Wealth Report2022),分析共57個國家的家庭資產和債務狀況。 台灣扣除負債的「人均淨金融資產總額」達13萬8220歐元(約新台幣430萬元)名列第5,但超越日、韓、星成為亞洲第一。 若依購買力評價(PPP)換算,2020年底我國每戶財富(PPP)79.8萬美元,較2019年底增3.8萬美元或增5.0%;較2017年底亦增9.7萬美元或增13.8%。 行政院主計總處近日發布國情統計通報,2020 年底,台灣家庭部門「平均每戶」資產負債淨值,正是不包含人壽保險及退休準備的「每戶財富」有 1,263 萬元,年增 5.1%,相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台灣在 42 個國家中排名第三名,僅次於盧森堡與瑞士。 主計總處今(7)日發布國情統計通報指出,2020年底我國家庭部門平均每戶資產負債淨值,亦即所謂的「每戶財富」(不含人壽保險及退休準備),依新台幣計算為1,263萬元,較2019年底增62萬元,年增5.1%。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台灣中產階級標準,一文了解台灣中產階級的家庭月收入、家庭資產等數據|2023年資料|台灣財富報告系列

擁有 17 所大專院校等學研機構,可運用鄰近臺北、新竹的育成資源,並透過與中央政府、學界、企業的合作, 整合桃園產業人才資源,「人盡其才」提供源源不絕的產業戰力。 根據港媒報導,恆地近日宣布,旗下九龍灣商辦案「創豪坊」剩下9個單位餘屋,以總價441.4萬至532.6萬元港幣出售,折合呎價為5,391元至5,841元,比原先售價平均降幅約55%。 韾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李嘉誠長江實業新建案祭出7折破壞價後,恆基兆業也跟進,降價潮從住宅案蔓延至商業不動產與中古屋,已對香港房價造成連鎖效應,似乎有加速房價趕底的味道,並成功刺激出久違的買氣。 台灣方面,今年受到AI題材與升息利多加持,外資累計買超台股近新台幣3,000億元,加上散戶信心指標-融資餘額回升,意味著內資看好台股後市,籌碼正向之下,台股仍有行情可期。 根據實價登錄揭露,「德林哲里」有59筆成交紀錄,扣除露臺戶,頂樓2房成交單價達71.1萬元,為社子地區新高價;「馥華原真」有170筆成交紀錄,高樓層2房以每坪63.7萬元成交,創浮洲地區新高價。 分析個案銷售順遂原因,台北士林「德林哲里」及新北板橋「馥華原真」,分別位於社子地區和浮洲地區,兩區都屬於近年新供給較稀缺的相對低價區,因此當區域有新建案準備公開銷售,較容易獲得當地居民高度關注。

港媒在披露這份報告時還提到,習近平在當時的內部會議上指出,「社會貧富懸殊、嚴重不公、中共官員及家屬不正常暴富」。 「官員及家屬不正常暴富」可謂是一語中地,雖用詞含蓄,但決不會影響見識過中央「打虎拍蠅」行動的中國人準確的判斷出,那「0.4%的人」到底是誰,他們又是如何發家致富的。 不難看出,如今中國最有錢的人,全都共生於以「權力」為根基的利益集團之中,他們打著治理國家的旗號,採取明搶、暗奪等最無賴的方式,將保管著民眾財富的國庫洗劫一空。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經濟日報社論/矽盾之論可以休矣

根據中國信託商銀調查,台灣有31萬7215名高資產族,平均每人坐擁5903.69萬元,逼近6000萬元大關,總資產規模高達18.727兆元,換句話說,要達到6000萬元身家,才能算得上有錢人。 另一方面,安聯報告也示警,台灣家庭債務比率(負債佔GDP的百分比)2019年攀升至92.6%新高,僅次於韓國,也遠高於全球平均65%,正逐步接近100%或更高債務的「危險地帶」,主要與房價房貸有關。 為了撐起經濟、市場和人民生計,貨幣和財政政策使出空前的大撒幣絕招,成功讓人民收入獲得穩定、股市迅速復甦。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106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106年臺灣地區年中家庭戶數8,559,187戶,平均戶內人口數為3.07人,其中成年人2.54人,未成年人0.53人。 據人口及住宅普查資料,六十五歲以上需要長期照顧的老人,八十九年為十八點二萬人,一○九年高跳到四十八點九萬人,平均每年增加百分之五點一。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一○九年需長期照顧的老人,占六十五歲以上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三點三,即每七點五位老人即有一人需長期照顧,因此已發生照顧人力荒。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統計知識+

就消費和儲蓄面來看,去年台灣全體家庭消費支出總計 6 兆 5704 億元,年增 3.1%,平均每戶消費支出 77.7 萬元,年增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2.3%,而平均每戶儲蓄 21.6 萬元,年增 5.4%。 張誠期許,低碳化、智慧化是桃園市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除了積極輔導在地企業落實減碳、智慧轉型,也以此吸引國內外企業廠商來桃園投資 ,連結國際資源,推動產業升級及落實智慧城市,讓匯聚優勢的智慧新桃園,成為臺灣躍升亞太營運中心的最強首選。 園區設立至今,成功協助多家廠商測試、取證,並引進創育單位輔導進駐團隊,協助廠商爭取訂單及補助。 絕佳地理區位優勢,加上市政府推動豐沛資源與獎勵措施,桃園市近年來創造臺商返臺投資金額全國第一佳績。 完整的產業供應鏈、高質量的智慧科技,以及「亞洲新矽谷」及「桃園航空城」等計畫的升級 ,不僅為企業落地桃園優化資源,更為產業挹注站穩亞洲、放眼全球的競爭力。 也就是說,因為CPI裡面不包含房價在內,所以當房價大漲而物價相對穩定時,用PPP來估算財富的實質購買力時就會嚴重高估,這就是目前台灣購買力平價下財富被高估的最主要理由。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一番描摹下來,我們不禁發現,這些身披「權力」鎧甲的富豪,又怎能與靠正常的經營之道來獲取財富的商賈巨擘等同視之。 如今,由中共這個貪腐集團一手製造的巨大貧富差距,顯然與世界範圍內的決大多數國家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如果大量官員的貪腐是促成中國貧富鴻溝無國能敵的獨特因素,那麼我們更應該看到,中共「一黨獨裁」才是導致中國出現「小官大貪」、「無官不貪」的關鍵原因。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台灣人好有錢!主計總處:2021年平均每戶淨資產達1359萬 年增百萬

近期市場上帶租約收益案的案例以立志開發購買新光一號基金的新光信義華廈較為知名、2021 年中國人壽收購新竹豐邑雲智匯商辦大樓 10 個樓層、2020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年國泰人壽購入位於桃園八德的廣豐新天地則為帶租約商場的代表性案例。 另一重點則在於投資標的型態非特殊建物規格可以符合主流市場需求,如此若租客退租、亦容易再招租,才能兼具穩定收租並坐收不動產保值、甚至增值等多元效益。 黃正忠進一步指出,售後回租型的收益型不動產雖具有單一租客的風險,但若買家能於評估標的時慎選標的,則能大幅降低投資風險,包括檢視承租方背景及營運模式是否具有長期穩定付租的能力,且回租租約內有無合宜的履約保障機制,同時,周邊具有重大公共建設題材,具未來增值潛力。 《Smart智富》月刊創立於1998年,致力於提供讀者專業與全面的投資及財富管理知識。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不過,受益於2020年下半年股市的強勁復甦,漲幅最大的資產類別乃是證券類,漲幅高達19.3%;壽險和退休金資產增長了6.5%。 安聯集團說,全球資產預計在2022年會下降超過2%,將首次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銷毀耗盡金融財富,確切來說,每戶家庭將損失十分之一的財富。 若以人均淨金融資產成長來看,前五大皆為成長,美國成長13.2%、瑞士7.9%、丹麥25.3%、瑞典10%、台灣9.5%,前十名國家中,僅荷蘭衰退2%。 由於各國物價水準不同,OECD 進行國際比較時,並非採匯率折算,而是以購買力平價進行調整,藉此反映各國消除物價水準差異後的實質購買力,若依購買力平價換算,2020 年底台灣每戶財富為 79.8 萬美元,較 2019 年底增加 3.8 萬美元,年增 5%。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統計表

根據主計總處國富統計,2020 年每戶財富依新台幣計算為 1,263 萬元,較 2019 年底增加 62 萬元,年增 5.1%,主要是因為金融性資產淨值增 55 萬元所致,其中每戶「有價證券」增加 37 萬元、「現金及活期性存款」增加 25 萬元。 主計總處表示,依據OECD BLI指標定義,「每戶財富(PPP)」係指居住在該國家庭部門之金融(不含就業相關退休年金)與非金融資產(包括主要住宅、其他房地產、車輛及其他非金融資產等)減負債之淨額,以民間消費購買力平價(PPP)換算,並折算為平均每戶金額。 以全國2336萬人口為基準計算,2021年底平均每人淨值(不含人壽保險準備及退休基金準備,土地按市價重評價)為524萬元,較上年底增加47萬元或9.81%。 主計總處發布國情統計,2020年底我國平均每戶資產負債淨值為1263萬元(79.8萬美元),較2019年底增62萬元或增5.1%,主因金融性資產淨值增55萬元,主要是每戶「有價證券」增37萬元、「現金及活期性存款」增25萬元。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截至7月底,北台灣以新竹地區的完銷建案數量減幅較大,如過往房市交易較熱絡的竹北,目前尚未見到有指標建案完銷撤場。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2023 新冠疫情過後全球解封,銀行不論企金與消金業務都轉趨蓬勃,元大銀行不僅企金放款量能加速成長,個金放款也相當亮眼,6月底整體總放款跨越兆元大關,達到1兆20.7億元,首度進入銀行放款兆元俱樂部,超前達成目標。 為協助民眾做好退休理財,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投信投顧公會與基富通證券共同推出的「好享退」及「好好退休」專案,目前平台上有52檔目標日期及目標風險基金可以挑選。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財富分配惡化 台灣家庭問題日趨嚴重

美國方面,根據聯準會6月利率點陣圖顯示,2024年FED將啟動降息循環,2024年基準利率水平為4.6%,意味著FED將降息1個百分點,2025年進一步降至3.4%,長期利率預期維持在2.5%。 統計過去4次,FED最後一次升息至開始降息期間美股表現,除了2000年因網路科技泡沫下跌外,其餘期間美股皆呈現上漲,其中Nasdaq指數與S&P500指數,平均報酬率為21.9%與23.3%,績效漲幅皆逾二成,表現亮眼。 挑選理財商品前,建議民眾可透過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網站上的「好命退休計算機」試算自己需準備的退休金、每月應儲蓄的金額及目標投資報酬率,再挑選適合的商品。 而包括國泰投信的「泰享退魔法學院」、台北富邦銀行的「富樂退」、中國信託的「樂退GO」等退休規畫平台,均推出適合不同年齡層的目標日期基金、目標風險基金與ETF連結基金等可供大眾選購。 家庭規模別之可支配所得與最終消費支出一樣,隨戶內人口數的增加而提高,一個人之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428,207元,平均每戶消費支出為359,514元,至九個及九個人以上之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2,159,442元,平均每戶消費支出1,853,015元(參見下表一)。

主計總處依每戶可支配所得高低將戶數分為 5 組,105 年最高 20% 家庭為 200.4 萬元,年增 3.3%,最低 20% 家庭每戶 32.9 萬元,年增 2.8%,差距 6.08 倍;吉尼係數 0.336 則較前一年度微減 0.002。 由聖僑科技研發、倍思大生技導入的客製化AI生成人及專屬GPT平台日前正式曝光,是全台首個應用在生技醫療產業、由真人拍攝製作的AI生成人,倍思大生技也成為全國首個將在客服和業務端,擁有專屬GPT AI生成人技術的企業。 伊拉克官員赴土耳其協商石油復運、中國經濟疲軟引發市場擔憂,預期國際油價下周將略微下跌,國內汽油下周預估每公升實際調降0.1元,柴油則調漲0.5元。 在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談話前夕,聯準會官員釋出鷹派訊號。 波士頓聯準銀行總裁柯林斯(Susan Collins)指出,目前尚未真正看到經濟增長明顯放緩,聯準會有可能進一步升息,目前就降息時機發出明確訊號還為時尚早。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相關閱讀|2021 台灣資產分佈報告整理

報告另指出,台灣「人均金融資產總額」達16萬4610歐元(約新台幣512萬元)排名第9,亞洲僅次於新加坡17萬3610歐元(約新台幣541萬);而台灣家庭債務佔GDP比例約為90%,則與泰國併列第二。 台灣是2020年新冠疫情病例數相對較少的國家之一,疫情對台灣的經濟成長和失業率的影響甚小,這情況反映在每戶家庭財富的發展上,台灣每戶家庭的金融資產總額增加了10.7%,是自2009年以來的最高的增長率。 安聯集團發表第十二期《全球財富報告》,深入探討了全球將近60個國家中家戶擁有資產和負債的情況。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因為在計算PPP時,要同時考慮匯率與物價,當一個國家的物價上升,購買力就會相對減少,因此估算出來的實質所得與財富就會下降。 問題是,在計算物價時通常是以消費者物價(CPI)為準,而CPI的估計中是不包括房價在內的;但在計算每一個家庭的財富時,房屋價格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國家的房價高漲(比方說台灣),而物價卻是相對平穩的時候,就會出現家戶財富隨著房價而大漲,但是因為物價不漲(因為房價不計算在內),而如果其他國家(比方說美國)物價上漲,就會造成我國用購買力平價計算的財富變得更高。 主計總處表示,觀察我國與OECD會員國(38國)及夥伴國(3國)每戶財富(PPP),2019年以盧森堡94.1 萬美元最高、其次為瑞士86.2萬美元,拉脫維亞及哥倫比亞較低,各為7.9及8.7萬美元。 主計總處27日公布最新國富統計,2021年底家庭部門平均每戶淨值(不含人壽保險準備及退休基金準備,土地按市價重評價)為1359 萬元,較2020年底增加 101萬元,增幅達8.06%。 近卅年來由於所得分配的持續惡化,致使最低所得組的百分之二十家庭(一一○年為二八九萬人),自民國九○年開始即入不敷出,成為負儲蓄,近十年來多靠政府社會福利、救助、借債度日,至一一○年累積負債高達一四一八億元。

Holt 說,這並不足為奇,儘管加密貨幣去年大漲,但股市表現也非常好,股票和房地產仍是大多數有錢人資產中的核心投資,在資產配置的比重合計高達 50%。 安聯集團發布「2022年安聯全球財富報告」,台灣是亞洲最富有的國家、全球排名第五,依照2021年底每位台灣人平均擁有的淨資產是13萬8220歐元(約新台幣429萬)。 從統計上看,主計總處估算二○二○年台灣每戶家庭的財富總額為一二六三萬元,其中包括存款、股票與不動產的總和。

報告指出,台灣的家庭金融資產總額2019年成長10.7%,創下自2009年以來最大增幅,主要源自證券市場上升22.3%,反映出股市的蓬勃熱絡。 不過,台灣家庭投資組合中,卻仍以保險和退休基金略受歡迎,佔比約27.1%。 日本除外的亞洲地區資產增長迅速,金融資產平均上升了12.7%,甚至優於前一年亮麗的9.8%;所有資產類別均以兩位數的增長率合力做出貢獻,銀行存款上升12.3%,證券13.9%,保險和退休金11.4%。 疫情肆虐加深了人們的不安全感,封城同時也減少人們的消費機會,使民眾儲蓄率飆升。 根據最新調查顯示,2020年台灣民眾的存款資產成長將近一成,壽險和退休金資產增長了6.5%;受惠股市行情極佳,證券資產漲幅高達19.3%。 主計總處表示,「每戶財富」是指居住在該國家庭部門的金融(不含就業相關退休年金)與非金融資產(包括主要住宅、其他房地產、車輛及其他非金融資產等)減去負債的淨額,以民間消費購買力平價(PPP)換算,並折算為平均每戶金額。

台灣家庭平均資產: 最新全球財富報告 台灣人均全球第5亞洲最富

以2017年為例,財富前20%的人薪資所得占74.97%,資本所得占18.39%;財富前1%的人,薪資所得占比降至51.54%,資本所得則攀升至38.65%。 然而,透過財政部的財稅資料觀察二十等分位層級所得比,就能發現貧富差距其實一路擴大,這也凸顯傳統指標的不足之處,無法明確反映近年所得不均的趨勢。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已於昨日中午開始排放含氚核廢水到太平洋,引發世界各國強烈反彈,大陸外交部批評尤其嚴重,謂將造成大量放射... 會寫這篇,是因為在工作3~4年後,突然發現錢總是不夠用,而且對於未來一直感到無望。 去年年底,賴清德副總統在參選民進黨主席的政見發表會中,提出「和平保台」的主張,很明顯地改變了民進黨「抗中保台」的一貫立場...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