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筆電比較好唔好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Ben on August 3, 2019

變形筆電比較

之前很多筆記本用的都是TN屏幕,具有可視角度小,色域低等問題,現在主流筆電用的都是IPS屏幕,可視角度大,在宿舍和舍友一起看電影就不用搶位置了,同時色域一般都是45%起步,如果你要修照片,最好還是買帶色域72%及以上,色準高的IPS屏幕,或者買MacBook Pro。 固態硬碟的原理類似於隨身碟,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製造而成,內部不存在機械部件,防震抗摔,存取速度快,噪音小,功耗低,但是價格較高。 筆電拿出來後,在筆電包背面就有隨意調整的支架設計,可輕鬆透折起筆電支撐架,共有2種角度(35°、15°),能夠依照自己最舒適的角度來調整(下圖為15°)。 再比較看看 Apple 官方所賣的皮革護套,單純只是用皮革和 Apple Logo 外觀,沒什麼功能性的,就要價 NT$6,290 ,買得下手真的是對蘋果很有愛。

變形筆電比較

然而,實情是筆記型電腦已經被開發出了更寬廣的用途,並且也擁有更強大的效能。 如果對購買的筆電有硬體升級計劃,在選購時就需要考慮筆電主板接口的拓展性了。 對於部分沒有將獨立顯卡和主板集成在一起的筆電,還可以在有限範圍內升級顯卡。

變形筆電比較: 全新附發票! kt.net ST58 手機 平板 筆電 變形金剛3用 筆電支架 平板支架 6段角度調整 可伸縮折疊

這款名為太極(Taichi)的筆電具有雙顯示螢幕的特色,目前有11.6吋的版本,可搭配i5與i7超低電壓處理器。 平時,可當作平板使用,開啟上蓋後,畫面會自動切換到另一面,也可切換成雙螢幕同步顯示。 最後一種就是純平板,基本上沒有搭配任何鍵盤機座,但有些機種提供鍵盤選購配件,可用USB或藍牙連接,同時還可以搭配專屬的平板擴充連接埠機座或皮套組,便於將螢幕立起來,或是搭配鍵盤使用。

變形筆電比較

就像CPU一樣,記憶體跟儲存硬碟也是筆電處理資料的重要關鍵。 這邊我們會用一個簡單的比喻,讓大家了解記憶體到底和儲存硬碟有什麼區別。 M1 的 8 核心 CPU,不僅速度較上一代機型提升最快達 3.5 倍,還能平衡高效能核心與節能核心,僅僅消耗以往十分之一電力,就能搞定日常大小事。 它驚人的處理速度,讓 MacBook Air 在執行各類繁重任務時,如專業級品質的剪輯以及目不暇給的動作遊戲都能從容以對。 Apple 蘋果 MacBook Air 13.3吋,Apple M1 系統單晶片 (SoC) 滿載驚人的 160 億個電晶體,將 CPU、GPU、神經網路引擎、I/O 等眾多功能,整合在單一微小的晶片上。 變形筆電比較 有了非凡效能、特有的技術與領先業界的能源效率表現,M1 不僅讓 Mac 跨出一大步,更晉升至全新層次。

變形筆電比較: HP Pavilion 15 輕薄筆電

採用 OMEN Tempest 散熱2 技術,不讓硬體過熱掃了興致。 最高可選配 Intel® Core™ i H 處理器8 及 NVIDIA® 顯示卡7,讓您輕鬆體驗極致的電競享受。 最新的第 13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15,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4080 筆記型電腦 GPU,最棒的電競遊戲體驗唾手可得。 這款筆記型電腦搭載效能強大的 Intel® 處理器、NVIDIA® 顯示卡7 以及改良式冷卻系統7 和 OMEN Gaming Hub。 11.6 吋的觸控螢幕和其他變形產品一樣可以直接拆下變平板使用,在平板模式的時候會運行著 Android 4.2 系統,而在接上筆電基座的時候,則是可以利用鍵盤上的按鍵來自由切換 Windows 8 或是 Android 4.2 系統。 第12代Intel Core筆電處理器,主要可分為高效能H系列、輕薄主流P系列,以及輕薄入門U系列,因此可從此原則選擇符合需求的筆電類型。

變形筆電比較

實際上,目前Windows上大多數軟體都能在MacOS中找到功能相同,甚至功能更完善的替代品。 對於設計師,或者希望涉足設計行業的人來說,MacOS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設計師常用的軟體在MacOS下都有,很多甚至比Windows上更加穩定。 此外,MacOS是基於Unix內核的,命令行對開發者來說也是天生友好。

變形筆電比較: ASUS T200TA 變形 觸控 筆電 可當平板使用 變型筆電 64G 基座含硬碟架

Dell Alienware x14外型相當特別,利用全新的轉軸設計,重新打造筆電結構,例如把傳統側邊的I/O埠改為機身後方等,擁有完整功能及維持機身輕薄度。 搭載14吋FHD螢幕、第12代Intel Core i H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3050或3060顯示卡。 HP Envy 變形筆電比較2023 X2具有筆電、平板雙重特性,螢幕為11.6吋,當成平板電腦使用時,由於不含鍵盤機座,拿在手上操作時較不吃力。 這臺預計將搭配Atom系列處理器,目前上市時間未定。 Dell這款平板電腦與其他翻轉式可變形筆電的設計不同,具有12.5吋的顯示螢幕,邊框內螢幕可中軸上下翻轉,以對應平板與傳統筆電的使用方式。

變形筆電比較

G15 幾乎所有其他面向的表現都很不錯,音頻佳,端口選擇幾乎可以滿足您的所有需求。 電池部分,官方是14 小時的播放時間,但多數網站評測顯示約能使用8到9小時,而遊戲時間則為 6 小時。 如果您的工作性質跟我一樣大都只是文書作業與瀏覽網頁的話,ASUS T200 真的性價比非常高, 元就可以將買一台 11.6吋的「筆電」與「平板」同時帶回家,適合預算有限且注重續航力的業務、學生、商務人士與保險從業人員使用,長達七~八個小時的續航力也相當耐用。 Sony 推出11.6吋的VAIO Duo 11,可當作平板使用,也可變身為一般電腦操作,採滑蓋式的設計,將鍵盤藏身於機身內,鍵盤區配置有軌跡點與滑鼠按鍵,但不提供觸控板。 這臺產品搭配Core i5-3317U處理器與128GB SSD,尺寸小、重量1.3公斤,兼具效能與不同使用性。 現代人的從學生時期到工作,基本上是都離不開筆電的,許多公司也會有派發的筆電,從最簡單的文書Word、Exce到編輯、設計、修圖、後製等,筆電需要承擔的功能其實也越來越多。

變形筆電比較: 【幸福七號倉】二手筆電 ASUS 華碩 T101HA變形平板

簡單來說,電腦運作就像是我們人類,CPU就是我們的大腦,它下達指令要我們的身體去做某一件事,而身體的動作就像筆電的運行。 記憶體(RAM)則是我們的神經,對於手、腳等部位傳達即將要執行的動作,告訴筆電應該做什麼工作。 最後,儲存硬碟(ROM)就像是我們大腦中的記憶,平常我們不需要使用到它,就會將它放置在腦袋中,直到需要使用時才會把它喚醒。 我知道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多餘,但是購買筆電是為了讓你的生活更方便,而不是盲目的選擇,所謂CP值高的筆電、效能最好、最多人推薦的筆電,當然這些也很重要。 但更應該想想,你希望自己怎麼使用這台筆電,還有你預計花費多少錢。 隨著平板和智慧型手機的出現,筆記型電腦的功能看似被減弱了許多,人們出門不需要在隨身帶著筆電,也能做到很多事情。

變形筆電比較

但這款M2晶片僅為入門,傳聞維持M1晶片的8核心CPU、升級10核心GPU;後續才會再有M2 Pro、M2 Max、M2 Ultra 等強化版本。 T客邦由台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 / PChome電腦家庭集團」所經營,致力提供好懂、容易理解的科技資訊,幫助讀者掌握複雜的科技動向。 ▲Acer 強調 Snap Hinge(磁吸式軸承)除了方便連結外,螢幕雙面都可以連結鍵盤,提供雙向都可觀看的角度。

變形筆電比較: 【US3C-板橋店】【全新未拆】Acer Chromebook Spin 512 R853TNA-C82M 12吋 觸控螢幕 N5100 4G 32G 變形筆電

頂規版採用16吋的UHD+ AMOLED螢幕、第12代Intel Core i HK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變形筆電比較 3080 Ti顯示卡。 結合Microsoft Azure AI技術,會智慧學習節省能耗。 微星和Ubisoft合作打造Crosshair 15《虹彩六號:撤離禁區》限定版筆電,搭配遊戲,將黃、綠、藍色延伸於機身的細節設計,展現科幻感。 配置第12代Intel Core i H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3070顯示卡。 華碩ROG Flow Z13(2022)最大特色是二合一,可變身13.4吋120Hz平板,後方設有支架可直接立在桌子上。 最高配置第12代Intel Core i H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3050 Ti顯示卡,另透過XG Mobile外接顯示卡,成為媲美電競桌機的強悍筆電。

  • 另一方面,Blade 15仍然是一款很全面的筆電,即便效能再強,他的外觀設計與輕薄易帶性,讓我們即使在咖啡廳裡把它拿出來使用,也完全不用感覺尷尬。
  • 說到筆電的硬體,可能很多人看到一堆英文還有數字就覺得頭很痛。
  • 部分型號也搭配 4K OLED的顯示器,並且更新率可高達300Hz,這些部分都讓Razer Blade 15從眾多電競筆電中脫穎而出。
  • 目前電競筆記型電腦市場可謂是超級火紅,基本每個大廠商都推出了專門的電競筆電系列搶占市場。
  • 除了可以透過Type-C為高效能筆電充電外,也能用Type-A給足12W,讓大多手機及行動產品補充電力,一顆就能解決所有的充電需求。
  • 若你常需要帶筆電出門,最好選擇介於14吋和15.6吋的筆電,能夠放入大多數背包的尺寸。

如果你比較多是定點使用,例如學校宿舍和家中、或是公司辦公室和家中,那麼就可以選擇螢幕尺寸相對較大、重量也較重的筆電,不過可能就需要額外再去較大的包包或是專用的電腦包。 Acer Swift5 SF514-56T EVO 14吋窄邊框12代極輕筆電,Swift 5 優質的航太級鋁製機身中具備強大的效能和出色的散熱設計,搭載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提供無與倫比的效能,讓您無往不利。 這台性能強大的筆記型電腦,重量約1kg,機殼由優質鎂鋰和鎂鋁合金製成,造就出令人驚豔的14.95公釐厚度,帶門輕鬆無負擔。

變形筆電比較: 價格區間

只要將螢幕翻轉,便能從傳統筆電變換到平板電腦使用模式,在變形筆電中算是相當獨特。 當然,這一類別的筆電就跟電競一樣,相對價格會比較高,比較適合專業的商務人、創意人。 若你常需要帶筆電出門,最好選擇介於14吋和15.6吋的筆電,能夠放入大多數背包的尺寸。 如果你比較多是定點使用,那可以選擇螢幕尺寸相對較大、重量也較重的筆電,不過可能就需要額外再去較大的包包或是專用的電腦包。 Apple在2021年推出這款分別有14、16吋兩種選擇的Macbook 變形筆電比較2023 Pro M1 Pro,可以說是迄今效能與功能都是最直得購入的一款工作站筆電。 是因為雖然Macbook Pro M1 Max效能高的嚇人,但主要也是專門針對比較特定客群的創作者,對於普遍使用者來說都有些效能過剩,加上價格也過度可怕,所以並沒有放在這邊介紹。

  • 二合一筆電其實可以算是筆記型電腦也可以算是平板電腦。
  • 各大筆電廠新品將陸續升級開賣,涵蓋宏碁、華碩、微星、技嘉、Dell等,首先以高階創作和電競型筆電為主,主流輕薄型或平價款之後推出。
  • 影音剪輯方面,在預覽影片以及編碼輸出時,CPU的好壞會影響讀取的速度,目前不少非線性剪輯軟體都可以透過多核心的處理器,來加速運算的時間,可以有效減少編輯影片的時間,且使用起來也更順暢。
  • 但是MacOS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蘋果筆電的價格也相對較高。
  • 全自動製程技術是一種自動化製程,可一次完成 PCB 焊接,為業界奠定了全新標準。

此外,Dell Alienware x14利用全新轉軸設計,改變筆電造型。 第三,Intel先前推動的Intel Evo輕薄筆電平台認證,同步更新為第三代,延續快速啟動、長續航力、快速充電等特色之外,加入新的智慧協作功能;以及除了P和U系列處理器,此次亦將H系列一併納入,讓第三代Intel Evo筆電更多元,像是可摺疊筆電。 通常螢幕與鍵盤可分離的二合一筆電,都會利用卡榫連接螢幕與鍵盤, Aspire Switch 10 則強調使用 Acer Snap Hinge(磁吸式軸承),以磁鐵吸力取代卡榫,如此要將螢幕與鍵盤分離時,只要按住鍵盤,就可以直接將螢幕取下,組合時也只要對準磁鐵就可自動吸附。 而透過螢幕與鍵盤的不同方向組合,就可以將 Aspire Switch 10 變換為筆電、平板、帳蓬、觀賞,四種模式使用。

變形筆電比較: 筆記型電腦種類

Macbook Pro(M1 Pro)搭配Apple專利的 變形筆電比較2023 Retina 螢幕,放 HDR 內容時可以達到 1,000尼特,並且音響設備也完全是頂級的水準。 變形筆電比較 硬體部份搭載目前最新的 NVIDIA 的30系列顯示晶片,而且還透過 Resizable BAR 變形筆電比較 功能,協助CPU與顯示晶片間的連動,藉以提高遊戲的順暢度與效能,17.3吋液晶螢幕也帶來極佳的視覺效果。 GF75 在滿足入門、競技類電競遊戲與一般 AAA 遊戲是相當綽綽有餘的,編輯影片、圖像也是十分堪用。 比起將近十萬的這種高階電競筆電,GF系列算是MSI中相對價格較實惠的電競筆電選擇,在效能其實也非常堪用。 GF75 是一款只有厚度只有2.3公分、17 吋的筆記型電腦,不僅相對較薄,整體採用金屬材質與髮絲紋的設計,質感非常不錯。 M1的效能升級顯現在相片、影片後製的處理上,並且多個應用程式共同使用也更為順暢。

變形筆電比較

還有asus 筆電、asus繪圖筆電、asus二手筆電、asus筆電電源線、asus平板福利品。 不同於其他變形機種都只有 USB 或是單變壓器充電,TX201 充電器則支援了傳統筆電的充電器來連接底座,平板則是另外有一組 USB 充電器和 USB 連接線來給平板充電。 ASUS 在變形平板上耕耘許久,每年都會有新的創意和變化,今年最新的 Transformer Book Trio TX201 不只是打造出平時的雙段平板、筆電變形模式,還加入了桌機的元素。 在機身運行 Windows 8 的同時,平板也能跑 Android,讓使用者可以應付各種不同的使用環境。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