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退出群創2023懶人包!(震驚真相)

Posted by John on February 28, 2023

鴻海退出群創

目前有2本著作:「相信我,你的錢賺不完」、「台股股民曆」。 鴻海退出群創2023 技術方面,2012年觸控面板技術朝結合表面玻璃和觸控感應器的One 鴻海退出群創2023 Glass Solution及內嵌式技術發展,使觸控面板行動裝置應用產品更輕薄。 藉由有機材料(Organic Material)達到自我發光之顯示技術。 產品應用液晶電視、桌上型顯示器、筆記型電腦、車載面板、消費性電子產品等。

鴻海退出群創

群創將在 6 月 24 日舉辦股東常會,今年預計將改選董事,但公告的董事候選人名單中,四席董事、五席獨董全由自然人擔任,其中赫然未見最大股東鴻海入列,對此,鴻海今日發表聲明回應,有關面板事業的投資,一直都是以創辦人郭台銘個人為主,集團僅持有少數股權。 對於中國大陸的崛起,有許多專家表示,台灣將會喪失訂價的能力。 但是回顧過去10年的面板業發展,台灣廠商曾經何時有過訂價能力? 台灣廠商的優勢在於靈活以及研發能力強,所以開發出來許多新的品項,例如高階電競面板,或是巨型的曲面顯示器……等。

鴻海退出群創: 全球股市皆反彈 2 成,唯獨台股...我們到底該怎麼投資?專家:做對 1 件事,才能在股市存活!

洪進揚表示,將持續聚焦穩固、誠信的公司治理為核心,為群創規劃未來,提升經營決策的高度與效率,團結人才優勢,凝聚資源能量,並以穩健彈性的步驟,厚植公司競爭力與強化營運績效,致力企業永續經營。 鴻海退出群創 洪進揚於股東會上感謝股東的支持和信任,他表示,群創在艱困環境中仍會努力尋求突破,不管是技術或產品上,都希望進一步突破,不再隨景氣上上下下;群創在強化企業體質上致力雙軌轉型,並進行管理結構升級,接軌國際以符合高標準的公司治理要求。 過去許多人談到電子紙,總認為要和TFT-LCD競爭,並以電子紙在色彩、亮度等條件都不如面板,認為電子紙機會有限,但實際上電子紙超級省電、環保又不傷眼,是接近紙張的概念,但又可以超越紙張,這個特色,反而是如今電子紙應用市場能夠大幅開展的原因。 其實,投資最簡單的原則,就是要找到具有獨特產業地位的標的。 如果是一家沒有敵人的公司,擁有「孤門獨市」的供應商地位,這是難以超越的護城河,這種標的絕對是優先投資的目標。

  • 對於鴻海將全面退出群創一說,鴻海集團也緊急發布兩點聲明表示,有關集團面板事業的投資與經營,一直都是以創辦人(郭台銘)個人為主,集團僅持有少數股權;集團目標非常清楚,就是聚焦在「3+3」新事業。
  • 在這段長期等待及逐步建立電子紙生態系的過程中,元太做了兩件很重要的事,而且都跟友達有密切關係。
  • 日本排放核廢水正流入中韓海域,引發市場擔心海洋污染食鹽受影響,台鹽發出最新聲明,指目前國內食用鹽量能充足,不用恐慌。
  • 針對鴻海集團未推舉法人代表參選群創光電董監事,群創發布聲明表示,董事會成員組成多元,符合國際公司治理趨勢,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對於群創新任董事提名,也予以肯定,並持續支持群創經營團隊。
  • 面板廠群創光電(3481)預計於6月24日舉行股東會並改選董監事,在群創提出的董事提名名單,未見身為最大股東的鴻海集團推派法人代表參選;此外,若以2019年持股資料相比,鴻海集團、鴻準、鴻揚創投對群創投資均有收斂。

到了第二階段(1997~2001),各家大廠開啟了資本支出大賽,南韓三星、LGD藉著逆週期投資,獲得了全球約35%的市佔率。 最早期(1991~1996)面板市場由日本、韓國以及台灣三國瓜分,代表廠商有:夏普、LGD、三星、友達、群創……等。 而日前公布5月營收為180億元,較4月營收206.1億元,減少12.6%,較去年同期313.77億元,減少42.6%,近兩年新低。 在面板出貨方面,5月大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1,058萬片,較上月減少0.9%;不過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2,734萬片,與上月相比增加3.0%,有開始慢慢改善。 洪進揚指出,自己將會帶領團隊朝智慧製造前進,將目前隨著經濟上上下下波動的情況一舉突破,這也是自己相當感謝各位股東們長期力挺的地方。 2011年奇美電大尺寸面板出貨量之全球市佔率為17.9%,為全球液晶面板第三大供應商。

鴻海退出群創: 保瑞、美時 台灣生技業進攻全世界的兩支攻擊箭頭

隨著AMOLED的技術漸趨成熟,面板廠導入量產大尺寸應用,預計2012年AMOLED面板將大量應用於平板電腦且AMOLED TV出貨達10萬台。 拓墣預估,2011年大陸觸控面板出貨量市佔率為20%,台灣約48%,日、韓則各占13.5%和15%。 2010年觸控面板出貨量為708百萬片,年成長30%,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則佔觸控出貨量約60%,受惠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需求增加,預估2011年觸控面板需求達951百萬片,年增34.3%,出貨金額約85億美元。 2012年6月,奇美電研發出3.4吋及4.3吋,解析度達326ppi的「TRUEOLED」OLED面板,運用白光有機材料搭配彩色濾光片,不需精密的金屬光罩製程即可生產,且降低生產成本及提高良率,規畫於2012Q4量產。

鴻海退出群創

可是如果真的要講到削價競爭,由於台灣的面板廠在過去這段期間中,設備的折舊攤提,已經近入尾聲,因此在降低成本的競爭之下,台灣廠商未必會輸給中國的業者,換句話說,如果中國業者可以獲利,台灣廠商要獲利的機率應該也會很高。 今年初,我應邀做兩次演講,每次談到今年電子股的投資策略時,我都會特別提及一定要注意元太科技,原因是元太已取得全球電子紙的獨占地位,在一個快速起飛的市場,市占率高達九成以上,放眼望去幾乎沒有對手,元太這種特殊的產業位置,讓台灣在半導體之外,展現出另一個可以制霸全球的新風貌。 而且,從更現實的角度來看,雙虎合併後要由誰來主導,也是一大問題。

鴻海退出群創: 鴻海退出群創、榮創董事會,只是第一步!劉揚偉打破郭董時代的佈局,背後盤算是什麼?

這些競爭者間的策略性合作,應是為其「水平合併」(Horizontal Merger) 做準備。 面板業的產業整併,2021年中國京東方併購了熊貓電子後,電視用面板產能穩居全球第一;而去年面板榮景的曇花一現,也推進台灣兩大面板廠的合併進程……。 鴻海強調:「集團目標非常清楚,就是聚焦在電動車、機器人等3+3新事業。」消息一出群創盤中一度重摔5%,最後跌幅收斂收在13.35元。

鴻海退出群創

到了網路時代,所有企業拼命燒錢投資跑馬圈地,為的都是把對手淘汰出局,建立市場全部為我所佔的局面,從Google、亞馬遜、臉書到阿里、騰訊都是如此,這些公司也因超高市占取得超高額利潤。 這個被陳其宏稱為是「佳世達大艦隊」的計畫,目標是要在四大營運版圖中,集結醫療、智慧解決方案和網路通訊等隱形冠軍加入聯合艦隊,加上原有事業,不只是「抱團取暖」,而是朝著價值轉型方向,帶領台灣中小企業一起拚轉型,以「打群架」的方式組成「國家隊」航向海外,行銷台灣經驗。 其實,對照近來電子股開始跌深反彈,許多股票都從底部反彈一、兩成,甚至領先帶頭的IC設計股如創意電子,都已從低點大漲近五成,但是,從去年第二季開始修正的面板雙虎,如今股價不僅跌跌不休,甚至還創新低,難以擺脫利空與底部的糾纏。 記憶體廣泛應用於各項電子產品,供需變化與產業循環相當密切,因此具有大宗商品的特性,價格是衡量需求的重要指標。 外界期待記憶體市況即將回溫,但有分析師調查發現,記憶體行情走勢不如預期,反映記憶體市場復甦可能比想像慢。 00878今年第2季實際配息金額,維持與首次公告時相同不變,每單位將發放0.32元現金股利,年化配息率逾7%,目前累計股東人數為49萬9,372人,和5月6日(476,351)相比,7天暴增超過2萬人,如果想要搶本季的除息列車,5月17日是最後買進日。

鴻海退出群創: 瞄準高階車用 OLED 面板,LG Display、賓士加強結盟

但在這個需要不斷砸錢投資的產業中,元太逐漸落後在友達、奇美及大陸等公司之後,直到2009年12月收購美國E-Ink公司後,才開始展開轉型至電子紙產業的過程。 談到面板產業,由於長期的激烈競爭與產能過剩,行業中很少出現高獲利及高股價的公司,而且過去幾乎都把重心放在產能規模較大的友達及群創,連提到規模較小的彩晶次數都很少。 因此,當另一家甚少被提及的元太股價突破200元,市值衝到2287億元,大幅超越友達的1655億及群創的1408億元,這就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議題了。 此外,兩家面板廠都經歷「往事不堪回首」的產業/企業層級的逆風,在2020年3月Covid-19疫情爆發時股價只是面值打6 ~ 7折;2021年因疫情期間封城鎖國帶來的「宅經濟」而獲利豐厚, 此「面板雙虎」應是不想在回到過去的經營慘狀...

因此,對佳世達集團來說,目前還是處於積極擴張的階段,大艦隊也還在塑造成形中,友達對佳世達的重要性還是相當高。 至於鴻海聚焦發展電動車、機器人等3+3,雖然也會用到面板及顯示器零組件,但對於以電動車整車製造代工的發展目標來看,面板相對就不是重點。 因此,鴻海、佳世達兩集團的作法不同,是因為策略布局朝不同方向發展,這是策略性的選擇,無所謂優劣及好壞。

鴻海退出群創: 鴻海退出群創董事會》群創、友達將合併?

保瑞原本就是台灣最大的小分子CDMO藥廠,如今加速收購動作,展現挑戰全球CDMO市場的企圖心。 面對外界關注董事改選後鴻海集團全面退出,群創指出,此次董事包括以自然人身份提名的4席一般董事,獨立董事席次過半,並包含女性董事成員;董事會成員組成多元,符合公司、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利益為目標,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台灣科技業怪事多,經營團隊不出資卻領高配股/紅利,創業初期資金有不少是由納稅人埋單,欠缺關鍵技術之研發,競爭力多是降低成本之代工製造…等,這些怪事是果而非因,台灣資本市場短視近利,創業家膽小如鼠,只敢玩股東錢。 面板廠群創光電(3481)預計於6月24日舉行股東會並改選董監事,在群創提出的董事提名名單,未見身為最大股東的鴻海集團推派法人代表參選;此外,若以2019年持股資料相比,鴻海集團、鴻準、鴻揚創投對群創投資均有收斂。 當初元太從面板思考轉型到電子紙,也正是從自己的本業去思考,如何在面對挑戰的傳統造紙業,去思考哪些科技會改變這個產業,再從電子紙出發,走出一條完全不同於面板的事業。 巧合的是,併購足以威脅E-Ink地位的SiPix,其實也是來自友達。

鴻海退出群創

台股分析師李永年指出:「對鴻海來講可以丟掉一個包袱,也可以跟外界建立比較多的關係,對鴻海來講應該是比較有利的事情。」鴻海切割群創,台股分析師認為是明智之舉。 但反觀群創,市場緊盯脫離鴻海這位富爸爸後,能不能走出自己的路。 新產品方面,電視發展策略分為兩大項,第一為較低階的機種,以功能簡易、價格便宜的CCFL電視為主,主要銷售於新興市場;第二為3D TV,主要使用快門眼鏡(Shutter Glasses)技術,主要配備為2D轉3D功能,並以60Hz為基礎使用倍頻技術加強3D效果。 事實上,家大業大的鴻海,不論營業規模、獲利能力及市值等,都堪稱是台灣電子業中的老大哥,但多年來鴻海股價本益比一直不高,在電子集團中排名都在末段班,頂多在10-12倍左右。 鴻海退出群創2023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若鴻海開始對轉投資公司做減法,例如對群創及榮創等公司的經營放手,把重心放回母集團的轉型與改造上,不再熱衷轉投資會帶來的資本效益,說不定對這些被投資的公司來說,反而是好事一件。 聯發科對於轉投資的IC設計公司,若是在公司發展初期就投資,對於創業團隊會給予協助,但也只是扮演被動角色,一切都要靠團隊自己的實力與努力去爭取,至於公司順利發展或股票掛牌後,更會與團隊講清楚,未來手中持股將逐步出脫。

鴻海退出群創: 群創完成董事改選「鴻海確定退出」!洪進揚續任董座拚突破:不再隨景氣上上下下

日本排放核廢水正流入中韓海域,引發市場擔心海洋污染食鹽受影響,台鹽發出最新聲明,指目前國內食用鹽量能充足,不用恐慌。 台灣中油公司自明(28)日凌晨零時起汽油調降0.1元、柴油調漲0.4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31.1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2.6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4.6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9.2元。 本週因雙重平穩機制啟動,汽、柴油各吸收0.9元及1.7元。 根據外國媒體報導,Insider估算,到目前為止,蘋果、微軟、特斯拉和Meta的市值總計減少6,250億美元,換算新台幣約19.89兆元。 其中,蘋果市值減少3140億美元,下跌幅度最大;其次是特斯拉,下降了1,170億美元;微軟下降了1140億美元,Meta則減少了800億美元。

永豐餘投控(1907)16日召開法說會,談到衛生紙漲價議題,發言人殷國堂表示,目前沒有規劃,漲價就是成本、市場競爭、市場供需綜合的考量,因此現在不會去預測,目前沒有接收到Q2、Q3的計畫。 很多公司併購時都是買貴了,所以要分幾年攤提成本,但保瑞卻是買便宜了,所以未來幾年可以攤提廉價利益的獲利進帳。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例如電子書,是用E-Ink取代印書的紙張,電子貨架標籤,取代的是原本要用人工貼上撕下的標籤紙;此外,電子紙取代的也不只是紙,例如電子白板、戶外看板、公車站牌及各種標示,取代的是各種介質,有些和傳統面板技術如TFT或LED有關,但更多是傳統面板難做到的、是完全創新的市場。

鴻海退出群創: 友達、群創股價殺到見骨,還有救嗎?20年台股職人:「面板股」長線投資價值浮現的3個理由

本刊調查,對面板事業情有獨鍾、正在布局生技開創事業第二春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近期找來大掌櫃、前群創董座莊宏仁,準備推動面板業2次整併,對象包括群創、深超、廣州廠,甚至夏普(堺工廠),企圖對抗陸、韓2強。 至於美時早年的大成長,也是因為艾威群集團進行跨國併購才打下基礎,但如今則是以發展自己的產品線為主,在南投設有200多人研發團隊,強項是挑選出利基、困難且有獲利空間的藥。 投入研發雖然燒錢,但有全球業績支撐,是讓美時可以進入良性循環與大發展的主因。 若對比美時,保瑞目前是以製造為主,收購標的也偏向成熟但利基型藥物,但因為銷售市場在全球,所以營收擴充機會遠高過侷限在國內或亞洲市場的其他老牌藥廠。 不過,保瑞目前主要資源投入在擴大產品項目及衝高營業額,但本身研發做得並不多,或許未來經濟規模擴大後,才會把資源放在加強研發投資上。

鴻海集團旗下重要轉投資的面板廠群創,今年將董事會改選,沒想到改選名單出爐,卻無任何一鴻海集團法人代表參與選任,震驚各界,消息一出讓群創股價因此重挫。 對於鴻海將全面退出群創一說,鴻海集團也緊急發布兩點聲明表示,有關集團面板事業的投資與經營,一直都是以創辦人(郭台銘)個人為主,集團僅持有少數股權;集團目標非常清楚,就是聚焦在「3+3」新事業。 劉揚偉推動鴻海3+3的產業轉型,讓公司脫離以前電腦、手機等產品為主的結構,改為朝電動車 (EV)、元宇宙等新應用領域方向發展,這是讓鴻海進行產業轉型,目標是提升EPS(每股稅後純益)。 至於改善公司治理,把鴻海複雜的轉投資做整理,讓許多旗下企業可以自主運作,提升專業經理人的經營效率,這是對鴻海與轉投資公司都有利的方向,這種公司治理的改善與提升,是要提高法人對鴻海事業的持股信心,目標是改善鴻海股價的本益比(PE)。 由於同時間另一家榮創公司也將進行董事改選,公告的董事候選人名單中也無鴻海的法人代表,因此電視台記者當天來問我的看法,我第一個想法是,這個問題應該去問郭台銘先生,因為未來鴻海集團對於群創、榮創等轉投資公司的態度與動向,只有這位最有影響力的大股東能夠回答。 鴻海退出群創2023 其次,也有很多投資人關心,鴻海要退出群創,那佳世達會退出友達嗎?

鴻海退出群創: 台灣靠利基產品搶市

而且,如今產業進入緊縮階段,必須更專注投入關鍵產業趨勢,例如5G、AI或電動車等,但鴻海卻已經明顯落後對手。 當年鴻海最大對手比亞迪,如今已是中國電動車的領導品牌,股價表現也突出很多,股神巴菲特投資14年來獲利不少。 當年鴻海嗆聲比亞迪,如今卻狠狠被超「車」,這對鴻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警訊。 盤點郭台銘在面板事業的投資,除了群創外,還有夏普、SDP(堺工廠)、廣州廠(超視堺國際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和深超光電,每一次投資,郭台銘都以個人身分先投,隨後才讓鴻海集團參股,根據估計,郭台銘在面板事業的投資金額超過千億元。 知情人士直言:「就是郭台銘要進行第二次的面板業大整併,目標就是群創、廣州廠與深超光電。」這是繼2009年群創順利迎娶奇美電、統寶光電之後,再一次的整併行動。 不過,也因為收購案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因此保瑞與安成藥的合約中也保留一點迴旋空間。

鴻海退出群創

在台灣普遍都面臨激烈競爭的電子業中,元太就是很少數具備這種產業地位的公司。 首先,有關鴻海退出群創董事會,日前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已對外表示,鴻海退出群創、榮創董事會,是基於公司治理考量及聚焦在 3+3 的領域,因此是可以預期的,且後續還會有一些調整,不只是上市櫃的公司,也會有小公司做調整。 這些優質的電子集團,當然有實力去扶植一些小公司,但不會去強調轉投資關係,或是進行集團聯盟與綜效的運作,因為這也很容易出現弊端,例如可能有採購及買賣上的利益輸送,在訂價上給予各種好處等。 另外像研華對於轉投資一向很謹慎,在投資外部團隊上,更是要經過多方評估,實際進行業務合作後才會出手,如此可免於讓轉投資團隊養成依賴習慣,也避免團隊太早期取得大公司的投資後,在外面打著集團名號招搖撞騙的可能。 若對比其他台灣優質電子公司的作法,也可以看出,很多CEO對於企業切割與轉投資策略等,都已經明顯在收斂中。

鴻海退出群創: 台灣將出現第2家營收百億元製藥廠!買下伊甸生醫後,保瑞再砸60億元收購安成藥,誰是最大贏家?

不過,為何劉揚偉還提到,鴻海退出群創、榮創董事會,是基於「公司治理考量」呢? 我認為,這顯示劉揚偉也很清楚,過去的鴻海轉投資太過複雜,外界也常反應,看不懂鴻海的財報,其中關鍵就是在轉投資太過複雜,因此,除了推動鴻海3+3的產業轉型之外,改革公司治理,更必需列入他的重要工作項目之中。 鴻海退出群創2023 鴻海董座如今由劉揚偉主導,未來若能讓鴻海的經營更聚焦,讓公司治理逐步走向正常化與合理化,一定會讓國內外法人對鴻海更具信心,也有機會提升鴻海的本益比。

鴻海退出群創

展望未來,群創強調,將強化集團資源發揮最大成效,包括聚焦策略定位,提升產品技術本質,開創獨有優勢,驅動獲利與價值再升級;深耕新創事業領域,掌握多面向新契機,切入利基市場,強化集團品牌價值;以前瞻視野洞悉產業發展趨勢,開拓多元應用解決方案,創造客戶需求,精進人類生活。 目前雙虎合併沒有條件,只是一個流傳在江湖的傳說而已,但投資市場為何總是繪聲繪影,其實是因為太多面板股投資人實在是虧到怕了,因此期待合併案可以拉抬股價,讓所有陷入苦海的投資人獲得救贖。 雙虎經營者在面對不斷傳出的合併傳言,恐怕要用「苦民所苦」的心態來面對,才是成為激勵產業做更大改變與提升的動力。 至於面板雙虎合併的議題,過去已經被提起多次,我覺得合併要看綜效,兩家面板廠合起來全球市占只有二成,仍明顯落後大陸及韓系企業,不像日月光及矽品合起來超過五成,能夠取得訂價權。 此外兩家公司產品、技術都很接近,你有的我都有,但你沒有的我也沒有,因為兩家公司都缺乏OLED技術,這樣的合併意義有限,合併綜效確實有限。

鴻海退出群創: 面板雙虎 市場傳合併

時值面板景氣逆風,今年第一季群創每股獲利只剩0.18元,加上第二季面板報價持續下挫,虧損壓力與俱增,加上本次代表鴻海集團的鴻揚創投,今年未指派董事法人代表,立刻讓市場有了鴻海集團「勢力退出」的聯想。 鴻海發表兩點聲明強調,第一是有關集團面板事業的投資與經營,一直都是以創辦人個人為主,集團僅持有少數股權;第二是鴻海集團的目標非常清楚,就是聚焦在「3+3」新事業。 接下來,中國的業者也將進入一波境內的整併,例如:京東方在2020年整併中電熊貓,接下來預計還會有其他的小廠被大廠所整併。 我對於這樣的計劃相對看好,因為根據市調機構Omdia統計,去年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貨面積排行,京東方、華星光電分居全球前二大,市占率分別為25.3%、15%,南韓LGD 14.9%排行第三。 台灣面板雙虎的群創是10.6%、友達是10%,分列第四和第五名。 最近面板雙虎的消息很多,從友達宣佈減資,到外資調降評等及目標價,再到群創跟進減資、鴻海退出群創董事會,甚至市場傳言友達跟群創合併才有生存下去的悲觀言論,幾乎可以說是一週一消息。

鴻海退出群創

但回頭去看這段歷史,當初元太收購達意的金額是15億元,而友達的處分利益是3億元,對比目前元太創造出2000億元市值版圖,只能說,天道難測、造化弄人,令人不勝唏噓。 當然,現在大家都已經很清楚,元太是因為電子紙E-Ink應用擴增,電子貨架標籤大量普及,在節能減碳的趨勢下,成為顯示器業最快速成長的領域。 但元太從面板過渡到電子紙,整個轉型與改造至少花了十幾年時間,在這個苦撐待變的過程中,我覺得有兩個重點值得深入談。 不過,由於過去鴻海轉投資太過複雜,這是需要花時間處理的工作,劉揚偉均是低調處理,過去的鴻海都是由老闆郭台銘布局,專業經理人劉揚偉也不需要大張旗鼓,以免有打臉老闆之嫌。 認識劉揚偉的朋友都知道,他從年輕時代就是一個暖男,總是把事情做得通情達理,讓相關的人都很舒服。 投資心法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認為「擇機入市」才是股市投資的獲利法門。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