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東支線於戰後恢復興建,新竹至竹東間於1946年10月15日完工通車,竹東至內灣間於1951年9月11日完工通車,新竹至內灣全線通車營運,改稱為內灣線。 臺北鐵道公司與其所經營的新店線於1949年6月1日被臺鐵收購合併。 台鐵站名地圖2023 1950年9月20日西部幹線1次成功號列車(成功號)、2次銘傳號列車(銘傳號)之臺鐵對號特快車正式行駛。 清朝政府於1887年成立「全臺鐵路商務總局」,負責籌辦臺灣鐵路的興建。
之後原有窄軌列車逐一更換轉向架或報廢,再將四條軌改成現在的形式。 甲午戰爭後,台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為了能夠有效統治各地,發展交通成為首要任務。 當時的臨時臺灣鐵道隊於1897年1月開始探勘台灣東部的花蓮港地方鐵路路線[1],後續並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2月1日開始建設花蓮至璞石閣(今玉里)間的輕便鐵路,採用762mm軌距,但也前瞻性地保留了1067mm軌距的建築標準,以期日後能與西部縱貫線相互銜接。
台鐵站名地圖: 臨時站月臺路線配置(2015年7月26日起)
本站是臺北市內唯一沒有與臺北捷運共構的臺鐵車站,但與臺北捷運龍山寺站2號出口路程距離約170公尺(步行約3分鐘),可由西站4號出口(出西站剪票口後左轉)出站後,直行前方大理街42巷,步行到底後續往左前方(11點鐘方向)沿龍山商場騎樓至龍山寺站出口2轉乘。 和西部車站不同,自花蓮車站起到台東車站,車廂內的站名廣播包含阿美語。 由於臺鐵局為交通部附屬事業機構,預算由民意代表把持,民代與地方首長常藉職務之便,以服務選民的名義,要求臺鐵將特級列車增停其選區車站;停靠站增加造成行車時間拉長及增加營運成本[88][89][90]。
早期臺鐵各站的月台高度未標準化,各級列車因階梯高度不一,因此造成列車與月台間隙過大,旅客上下車需多加留意[85][86]。 區間車於2006年11月起由原通勤電聯車、冷氣柴客及非對號復興號整併改制而來,採不對號座,沿途各站皆停。 目前是營運班次最多的車種,運用在各客運路線,以服務通勤族群為主。 台鐵站名地圖 舊山線不僅在鐵道工程技術史上具有傑出的表現,全線所經之八座隧道、三座鐵橋、四座車站,無一不兼具工藝美學之價值,因此在短短16公里內,與周邊地景串連出無數的驚嘆,在20世紀之鐵道工藝美學上表現卓越。 其中橋樑者,又以龍騰斷橋被喻為「鐵道工藝的極品」,雖然橋身已斷,卻絲毫不影響其在工藝美學上之地位;今天從斷橋望新橋以及斷橋橋身與自然融而為一的景象,不僅讓人對自然的力量感到敬畏,也似乎把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與人在自然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做了最好的詮釋。 主要的功能,是負責列車的待避或交會,並且要監測枋野二號橋路段落山風風速,當風速超過安全標準時,通知列車減速或停車。
台鐵站名地圖: 台灣高鐵路線圖
為台鐵目前最高等級的列車,費率為每公里2.27元,停站數為各車種中最少,包括柴聯自強號、推拉式自強號、太魯閣號、普悠瑪號、新自強號。 臺鐵使用的車輛依其功能,分為機車、電車組、機動車、客車、貨車、工程車輛等,其中又以電車組為最主要的營運車型。 至2008年底為止,臺鐵營運中的車輛數量為4,503輛,至2015年底為止,臺鐵營運中的車輛數量為 4,468 輛[61]。 台鐵站名地圖2023 舊山線東側為關刀山系,西側為火炎山系,兩側丘陵造就出既彎又陡的奇特地形和沿線樸質的聚落人文、古蹟以及林相豐富的自然景觀,舊山線不論在臺灣鐵道文明發展上或是在文化歷史價值上都有其無可取代的地位。
臺鐵舊山線與少女峰登山鐵路最大的不同,在於其不僅是一條鐵路,也是一條貫穿時空交錯的歷史路線,由於沿線蘊含著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具有複合式世界遺產的條件。 潛力點範圍:臺鐵舊山線鐵路橫跨大安溪南北兩岸之苗栗縣與臺中市兩縣市境內,全長約15.9公里,沿線兩側之緩衝區總面積約128.29平方公里。 顯示臺鐵各運行中列車的即時動態,並顯示各列車起迄站、沿途停靠站及時間、經過站及預估時間、準點狀態。
台鐵站名地圖: 台北地下街
高鐵左營站與位於站區東北側地下的高雄捷運左營/高鐵站[4](pp. 3-17)之間目前必須透過設有遮棚的室外連通道進行站外轉乘。 高雄捷運公司所使用的站名有「左營站/高鐡站」(站外立牌)、「左營(高鐵)」(月台上方路線圖)、「左營/高鐵」(月台指示牌)及「左營」(官網營運系統圖)。 日本於1895年逐步進佔台灣後,初期由於基隆港尚未整建,主要運輸港口仍為淡水港。 台鐵站名地圖2023 為了能夠在沿淡水河經水路運達的方式外,更快速、大量地輸送經海路運至淡水港的物資,又適逢當局準備全面整建清治時期興建的鐵路,於是整建後拆下來的舊鐵軌,就移作鋪設淡水線鐵軌之用,於1900年開始動工[2],而淡水線之工程費比原本計畫之經費少了許多,僅花費72萬圓。
- 潮州~枋寮間尚未電氣化通車前,以DR2900型或DR3000型柴聯車行駛區間車,電氣化後已全數改由電聯車行駛。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座以史前和原住民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也是東部第一座國家級的博物館。
- 售票則分為對號座(座票)及無座票(站票)兩種,無座票旅客不得佔用已售出之座位。
- 正式名稱為「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港區藝術中心」,整體以仿閩南式合院風格建築的院落空間以及古樸典雅的傳統書院為設計風格。
- 當時之所以要將鐵道架設在如此路途險峻的山區,是因為日治時代以當時的建造技術考量,鐵道若是走海岸線,必須橫貫氾濫嚴重的河流,架橋的工作更困難,對於內地的物產運輸也不方便,因此才轉入層層山巒,利用河谷的狹窄、堅固的岩壁之地理特性來舖設線路,這也成為舊山線景觀最迷人之處。
- 根據2022年資料,本站每日旅運量約為40,618人次[2],在台灣高鐵各站中排行第3名,僅次於臺北站與臺中站。
- 台南站為與台鐵沙崙站共站的高架車站,左營站為與台鐵新左營站、捷運左營站共構的平面車站。
戰後復建完成後,臺鐵利用美援經費更新車輛與提升路線等級,於1960年分別向日本和美國購入R0型與R20型柴電機車,臺鐵邁入柴油化,臺南至彰化間中央行車控制系統(CTC)也於此時完工。 1980年代東部幹線的改善也持續進行,臺東線軌距拓寬工程於1982年7月1日完工,列車首次可以從臺北直駛臺東,宜蘭線雙線化也於1986年1月9日完工。 但自1980年代起,中華民國政府大幅進行臺灣公路建設,使得臺鐵在客貨運的運輸量均受到衝擊,許多支線鐵路也因此停駛:深澳線一度於1989年8月20日結束客運業務,於2014年1月9日才恢復行駛;東港線、東勢線分別於1991年3月1日、9月1日停駛。 人類活動的歷史數百年前臺灣西部平原還是一片蒼鬱,平埔巴宰族人活躍於現在大甲溪及大安溪流域間,泰雅族則生活在三義北部山麓地帶,直至漢人來臺開墾、粵籍客家人進入山區採樟製腦,鐵道建立後,載運著大安溪的砂石、苗栗山區的薪炭、木材、水果,南來北往,流通島內貨物。 年,臺灣鐵路發展之溯源,迄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清代臺灣鐵道發展區只限於北部。 1899年,日治時代日本政府基於政治及經濟上的考量,大舉興建鐵路系統,以清代劉銘傳興建為基礎,當時縱貫線的興建是以南北端分段施工,分段通車之方式來進行。
台鐵站名地圖: 車站構造
為了應付日益增加的北部通勤旅客,臺鐵購入首批通勤電聯車EMU400型,並於1990年11月9日正式啟用。 舊山線因為工程技術、物產運輸的考量,以千分之二十六的陡坡及半徑三百公尺的最大彎道繞走山林,不僅在施工上是一大挑戰,對後來行走的火車來說亦是一大考驗,但也因此讓這段山線鐵路有說不完的故事。 除此之外,大安溪鐵橋為支撐橋身重量以衍架所構築出的美麗花樑,第三、四、五、六號隧道群在短距離內與地景、光影所共譜的組曲,十六份彎與山林、陡坡完美的演出等,都是兼具科技與藝術美學之極品,是人類文明與自然環境相互唱和的記錄。 當時之所以要將鐵道架設在如此路途險峻的山區,是因為日治時代以當時的建造技術考量,鐵道若是走海岸線,必須橫貫氾濫嚴重的河流,架橋的工作更困難,對於內地的物產運輸也不方便,因此才轉入層層山巒,利用河谷的狹窄、堅固的岩壁之地理特性來舖設線路,這也成為舊山線景觀最迷人之處。 而根據三義鄉誌中記載,當年這條山線行經的路徑,最早是巴宰族與各高山族為劃分狩獵區依山勢地形所「默契」形成的自然疆界,之後籌設鐵道則由巴宰族人率同日本探測隊翻山越嶺測量,對日本統治者而言,山間線路的定奪多少包含著警戒與平撫族群爭亂的目的。
最初設在今車站所在地區的鐵路車站是「桃仔園火車碼頭」(原址位在今桃園區民生路與萬壽路交叉口附近),屬於由臺灣巡撫劉銘傳籌建的鐵路。 日本三井Outlet集團在台灣開設的第二個據點,租用台中港佔地設計為海港型的OUTLET PARK。 空間寬敞且進駐十分多超好買的店家,種類超多的美食街之外也還有許多美食品牌的餐廳可以選擇,要吃什麼類型的美食都有得選。 台鐵站名地圖2023 原本為小型漁村的梧棲漁港,因配合臺中港興建同時規劃梧棲漁港以兼顧漁業發展。
台鐵站名地圖: 🚉 六家車站(Liujia/1194/3.1K/乙簡) ⏏️
地面出口分設於高鐵、台鐵車站外側,但前者距離較近且只有其上方設有遮棚。 1980年設立「南迴鐵路工程處」並著手動工開始興建,1984年改以「繼續完成南迴鐵路計畫」併入「十四項建設」中,1985年7月卑南(台東)到知本段通車,1987年12月知本到太麻里段通車,1991年12月全線完工通車,自此臺灣環島鐵路系統終於完成。 南迴鐵路工程之艱鉅更甚於北迴鐵路,西經枋寮車站,經古莊、大武、瀧溪、金崙、太麻里、知本等地,途中穿越查留凡山、巴矢山,終點站為臺東(卑南)車站。 全線共修築大、小橋樑158座,隧道35座,總長38,202公尺,最長的中央隧道長達8,070公尺,名列臺灣最長鐵路隧道十餘年之久,直至2003年北迴線的新觀音隧道(長10,307公尺)啟用後才退居第二。 南迴線,又名南迴鐵路,位於臺灣臺東縣、屏東縣,是一條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西起枋寮車站,東至臺東車站,是臺鐵最晚開通的主要幹線,途經之路段多為深山地區,人煙極為稀少。
- 康樂車站位於臺東縣臺東市康樂里,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南迴線的鐵路車站。
- 這種地圖在設計上盡可能的捨去了地貌與地理因素,將地圖資訊完全簡化成單純的路線,這也是目前地鐵路線最主流的繪製方式。
- 「老高與小茉」在最新影片中講述老子的故事,而「鄭重道歉」的內容,則是錄製影片時忘記關閉洗衣機,所以有些許背景噪音,不過也聲明,「從本影片開始,本頻道所有影片的參考資料,均會在影片說明欄中進行標註,我們也會儘量滿足大家的所有要求,謝謝」。
- 其為台灣高鐵的北端起迄站,現與臺北車站、板橋車站並列為臺北都會區三大交通樞紐,並為東區門戶計畫區的核心設施。
- 屏東~枋寮間尚未電氣化通車前,以柴電機車牽引復興號客車作為區間車使用。
鹿峰夜市除了有經典的夜市小吃,還有許多新奇的創意美食,購物區和遊戲區通通規劃良善,白天到景點遊玩後,晚上就到鹿峰輕鬆逛夜市,安排台中景點順遊超方便。 本篇就整理給你台中海線城市清水、梧棲、沙鹿的最新景點以及特色美食,讓你在台中海線走透透。 「台灣高鐵」App為台灣高鐵公司推出全功能旅程服務,不論您身在何處,隨時查詢車次、便利轉乘、購票及購物引導、推薦旅遊行程及飯店等一次到位。 臺東線原先包含花蓮臨港線、花蓮海岸線(海岸車站)及臺東海岸線,在東拓後兩條海岸線廢止,臺東新站-臺東站間較晚(2001年6月1日起)廢止。 負責偵辦的鐵路警察局花蓮分局則說,由於鐵警遲未接到當事人報案,發現網路上留言後,已主動致電與傷者取得聯繫,後續將由台鐵提供相關監視器畫面,深入過濾及追查是否有涉及刑案或不法。
台鐵站名地圖: 臺灣鐵路車站站名里程牌集合
本站原另有「新生麵粉公司支線」專辦鐵路貨運,但因臺鐵都會區捷運化桃園段高架化建設計畫,目前已廢止並拆除。 同時,站內原有6股貨場軌道,但為興建臨時站故停用拆除(現臨時站所在地為過去臺鐵桃園貨場用地)。 2012年12月28日之前,車站也是桃園縣政府在2005年10月27日開始試辦之免費客運路線桃林鐵路的起點站,但為了避免搭乘台鐵與桃林鐵路的乘客混雜,該路線月台設於本站北方,自本站步行抵達,約需耗時1分鐘。 高雄捷運高雄車站編號R11,於2008年3月9日隨著高雄捷運紅線「橋頭火車站-小港」段正式通車而啟用,不過因為鐵路地下化時程問題,只先在永久站體預定位置的南北端,分別興建可供一組三節捷運電聯車停靠的臨時站體、及通風口和逃生設施,之間以弧形的臨時隧道繞過永久站體施工地點。 永久站體位於台鐵地下化新站體的最底層,而於鐵路地下化工程時一併興建,已於2018年9月5日啟用新地下化捷運站。 台鐵車站原前站面對南方、中山一路底與建國二路口,原後站面對北方、博愛一路底與九如二路口。
舊山線在20世紀鐵道修築史上具傑出表現,舊山線為因應火車爬坡的限制,在山中蜿蜒而行,並且穿山過河,在短短16公里內,創造了連串的驚嘆! 其不僅記錄了1908年完工時期最佳的鐵道修築技術,更在1935年臺中州大地震後,以有限的物資、花費最少的原則,在3年內重建了新的龍騰橋、重修內社川橋、大安溪鐵橋及全線柔腸寸斷之鐵路、隧道與車站,再一次展現人類高超的毅力與智慧。 高鐵車站命名原則是採用當地縣市名作為站名主體,若同名縣市設有兩站以上,則較次要車站採用當地行政區命名。 由於高鐵原先規劃時,尚未決定是否延伸至高雄車站,故採用「左營」作為高雄市的高鐵車站名稱。 由於台鐵原本即有同名車站(左營(舊城)車站),故緊鄰的新車站命名為「新左營」,造成共站三鐵不同名的現象。
台鐵站名地圖: 高鐵站前
早期的台東線由於路線標準不佳,坡度大且彎道急,列車從花蓮到台東需花費7-8小時,貨運更需11小時以上。 隨著時代進步,原本以蒸汽動力為主的鐵路車輛逐漸邁向柴油動力化,花東間行車時間逐漸縮短至4小時內。 1968年利用柴油特快車行駛光華號後,兩地的行車時間縮短至3小時10分。 在花東線鐵路瓶頸路段雙軌化暨全線電氣化計畫後,兩地行車時間已壓縮至90分鐘內(但現存路線已不進入臺東市區)。
該段鐵路於1917年5月17日完工,共費時7年4個月及434萬日圓。 台鐵站名地圖2023 內灣線最初興建目的為石灰泥業及林產開發,並兼辦客運;但為了能讓路列車通往高鐵新竹站與台鐵捷運化政策,而在 台鐵站名地圖2023 2007 年至 2011 年之間進行了路線修改與設施升級。 改線後的內灣線可分為兩個主要路段,其中新竹-竹中之間為電氣化且短站距的捷運化路線、竹中-內灣則保持原本非電氣化傳統鐵路支線的營運風格。
台鐵站名地圖: 高雄捷運左營/高鐵站
所幸此時,客運已經成為淡水線的運輸主力,自淡水線分歧,方便民眾前往溫泉休閒區的新北投線亦於1916年通車,且大屯山一帶被劃為大屯國立公園,附近的登山步道及風景名勝亦陸續建設;在當時道路運輸不甚便利的情形下,淡水線仍然得以在最初運輸目的轉變後繼續營運[3]。 自從1991年南迴鐵路通車完成環島鐵路網後,至2011年沙崙線通車前,臺鐵沒有繼續新建路線,既有支線因運量不足面臨廢除。 隨著高鐵通車,臺鐵積極轉型,而2005年起執行的新十大建設中,將臺鐵路線改善、新設通勤線列為重點計畫。
臨時站房在2018年10月臺鐵遷入地下永久站房營運後陸續停用,前站於2018年12月拆除,後站作為通道繼續使用至2019年2月16日,在平面通道開放後停用拆除,自啟用到全部停用為止長達16餘年。 萬華車站站前廣一、廣二將要興建地下停車場、交一及交二大樓防空避難室,並委託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代辦施工,2017年1月3日動工,2018年12月31日完工。 售票處、候車大廳與旅客進站入口位於西站房,東站房設有旅客出站出口、行包中心與辦公區。 從地圖中可以看到「拓墣地圖」的概念,包含許多鐵路與捷運路線以簡單直線或斜線構成,且兩個站點之間的距離也與實際距離不成比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台鐵與捷運的相對距離,以及南迴線各個站點的位置。 這種地圖在設計上盡可能的捨去了地貌與地理因素,將地圖資訊完全簡化成單純的路線,這也是目前地鐵路線最主流的繪製方式。
台鐵站名地圖: 宜蘭鐵路高架化計畫
1970年代,則為因應鐵路電氣化,舊山線因肩負重要城鎮之交通運輸,在火車無法停駛下,發展出世界少有的「穿著衣服改衣服」的鐵道改善工程,又一次在鐵道修築史上展現非凡的技藝。 翻閱舊山線的歷史,可以讀到20世紀鐵道修築史上各個重要的篇章。 數百年前臺灣西部平原還是一片蓊鬱,平埔巴宰族人活躍於現在的大甲溪及大安溪流域之間,泰雅族則生活在三義北部山麓地帶,直至漢人來臺開墾、粵籍客人進入山區採樟製腦,鐵道的建立,載運著大安溪的砂石、苗栗山區的薪炭、木材、水果,南來北往,流通島內物資。
年4月21日,新竹、臺中州大地震,震央在關刀山附近,造成舊山線全長的鐵道扭曲變形、隧道龜裂、內社川橋位移,泰安車站傾倒,同時留下山線永遠的地標「龍騰斷橋」,為此火車停駛3年。 1938年7月15日修復通車,沿線人文聚落、自然生態、遺跡等文化資產再次呈現於國人面前。 配合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與台鐵高雄車站共構,惟因台鐵鐵路地下化時程較晚,因此先行設置臨時車站,位於永久車站之南側,月台以3節車廂長度規模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