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數字國字2023懶人包!內含阿拉伯數字國字絕密資料

Posted by Dave on October 1, 2020

阿拉伯數字國字

另外,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屬於中文國字小寫,因此只能在一般口語或非正式文件中使用,並不能在正式場合上使用。 以上詞頭之下還有模糊、逡巡、須臾、瞬息、彈指、剎那、六德、虛空、清淨、阿賴耶、阿摩羅、涅槃寂靜,這些本為時間單位,不是小數詞頭,但某些書籍將其混入詞頭中。 這些詞中,部分詞彙(須臾、瞬息、彈指)是漢語本有的,但只表示時間短,並無具體數值,部分詞彙(剎那、阿賴耶、阿摩羅、涅槃寂靜)來自佛經音譯的印度詞彙,來自漢語的那些詞彙在佛經中被用於意譯印度特有的時間單位,從而有了具體大小。 阿拉伯數字國字2023 在小數點記法未隨阿拉伯數字從西方引入中國前,中文小數用下表的小數單位讀出,如有整數部份,在整數和小數間加「又」或「個」字,如0.153是「一分五釐三毫」,0.03071是「三釐七絲一忽」,4.26是「四又二分六釐」或「四個二分六釐」,10.049是「十又四釐九毫」或「十個四釐九毫」,2.0409是「二又四釐九絲」或「二個四釐九絲」。 以上的「釐」「毫」也可以寫作「厘」「毛」。

  • 若言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也。
  • 現時有用到的小數詞頭為分(十分之一)、厘(百分之一)、毫(千分之一)、微(百萬分之一),其餘罕用,如「微米」為一百萬分之一「米」。
  • 印度佛教有一些表示大數的詞,這些數詞隨佛教的傳播而被譯為漢語,但除佛教外無人使用這些詞[來源請求]。
  • 以上的「釐」「毫」也可以寫作「厘」「毛」。
  • 這些詞中,部分詞彙(須臾、瞬息、彈指)是漢語本有的,但只表示時間短,並無具體數值,部分詞彙(剎那、阿賴耶、阿摩羅、涅槃寂靜)來自佛經音譯的印度詞彙,來自漢語的那些詞彙在佛經中被用於意譯印度特有的時間單位,從而有了具體大小。
  • 按《孫子算經》、《五經算術》、《數術記遺》,比萬大的數字,中國傳統使用「億、兆、京、垓、秭、壤、溝、澗、正、載」十字來分等。
  • 但此十字只是表示數之間大略的比較關係,並未精確指出數量級。

現在除了利率仍用「分」「厘」稱呼外,這種傳統讀法已被小數點的讀法取代。 簡言之,「兆」在中國通常代表國際數級的詞頭mega(M)為106,但多數情況下僅作為國際單位詞頭使用,中國民間亦有延續使用萬進法把「兆」作為1012;在台灣是1012,可以當作單位字頭。 中文數字,是中文使用的數字,在阿拉伯數字傳入前廣泛使用;東亞地區書寫支票時仍會使用中文數字(通常是「大寫」),因筆劃繁複較難做假。 數字的中文國字大寫一般以正楷書寫,在台灣和香港都是使用繁體中文,「零、壹、貳、參、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圓、整」。 而中國大陸則是使用簡體中文,「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角、分、元、正」。 漢語沒有大於載、極(1048)的數詞。

阿拉伯數字國字: 數字轉國字大寫(人民币)

自億以上,有以十進者,如十萬曰億,十億曰兆之類;有以萬進者,如萬萬曰億,萬億曰兆之類;有以自乘之數進者,如萬萬曰億,億億曰兆之類。 小數讀法為「整數部分(零要讀出)+點+各小數位的數依次讀出」,不加詞頭,中間有幾個零就讀幾個零,不可省略。 如:3.1415讀作「三點一四一五」,0.618讀作「零點六一八」,0.0002讀作「零點零零零二」。 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萬萬京曰垓,萬萬垓曰秭,萬萬秭曰壤,萬萬壤曰溝,萬萬溝曰澗,萬萬澗曰正,萬萬正曰載。 十等者,謂「億、兆、京、垓、秭、壤、溝、澗、正、載」也。

阿拉伯數字國字

但此十字只是表示數之間大略的比較關係,並未精確指出數量級。 阿拉伯數字國字2023 從古至今,這十等共有四組系統:上數、中數、下數、萬進。 阿拉伯數字國字2023 小數點以下為「十退位」,名稱依次為分、釐、毫、秒或絲、忽、微、纖、沙、塵、埃、渺、漠。

阿拉伯數字國字: 古代小數詞頭

阿拉伯數字始創於阿拉伯(但當時沒有0),而得此名。 現在它已成為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記數系統,通行於全世界。 中文中通稱的阿拉伯數字(英語:Arabic numerals),是西方或歐洲形式的印度-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數字國字

[19]其中,《孫子算經》記載的最小詞頭是「忽」,《察微算經》記載的最小詞頭是「纖」。 現時有用到的小數詞頭為分(十分之一)、厘(百分之一)、毫(千分之一)、微(百萬分之一),其餘罕用,如「微米」為一百萬分之一「米」。 毫、微中間原有「絲」(萬分之一)、「忽」(十萬分之一),現時罕用。

阿拉伯數字國字: 大數系統

印度佛教有一些表示大數的詞,這些數詞隨佛教的傳播而被譯為漢語,但除佛教外無人使用這些詞[來源請求]。 「極」以上有恆河沙(1052)、阿僧祇(1056)、那由他(1060)、不可思議(1064)、無量大數(1068)、大數(1072)。 現代所稱的阿拉伯數字以十進位為基礎,採用0、1、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 採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從左往右書寫。 藉助一些簡單的數學符號(小數點、負號等),這個系統可以明確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數。 為了表示極大或極小的數字,人們在阿拉伯數字的基礎上創造了科學記數法。

阿拉伯數字國字

阿拉伯數字系統最先由印度的婆羅米人發明,之後由阿拉伯傳入西方。 很多地區都引用了這個系統,但是都根據自己的文字改造。 十進制在中國發展了很長時間,甚少分數字詞,其中只有「半」作為單字詞,於古代中國應用如下:[21][22]。

阿拉伯數字國字: 中文數字大寫、國字數字大寫、銀行數字大寫、阿拉伯數字轉中文大寫金額

在台灣,「萬」、「億」以上,則用「兆」表示1012。 這裡「兆」代表的值跟從古代中文中的「萬進數」系統。 中國大陸只繼承了古代「萬進數」中的「萬」、「億」,而將1012稱為「萬億」[10],依次類推,1016應為「億億」,1020應為「萬億億」。 在出版物中,為了易於辨識,通常用阿拉伯數字和「十」、「百」、「千」、「萬」、「億」組合來表述大數,例如「GDP超過100萬億元」、「耗資4.6千萬元」、「出貨量高達2.3億部」、「60萬億億噸的地球」[11]。 阿拉伯數字國字 按《孫子算經》、《五經算術》、《數術記遺》,比萬大的數字,中國傳統使用「億、兆、京、垓、秭、壤、溝、澗、正、載」十字來分等。

當你前往郵局或銀行填寫匯款單或提款單時,或者是簽署正式合約、票據、支票或憑證等,都會被要求須要在紙本上書寫國字大寫的數字金額。 因為這一類都屬於正式文件,需要將單據留存作為證明,因此填寫數字必須使用國字大寫,才能符合正式文件需要達到字迹清晰、不漏填、防止塗改等要求。 中文數字,是中文使用的數字系統,分為大寫和小寫,在阿拉伯數字傳入前廣泛使用。

阿拉伯數字國字: 中文數字

東亞地區書寫法律文件、銀行單據(如支票)等時仍會使用中文數字(通常是大寫),因筆劃繁複,能避免輕易竄改作假。 中國使用的國際單位制詞頭,代表106的詞頭mega(M)對應成「兆」[12][13]。 阿拉伯數字國字 《新華字典》中,「兆」的定義是「①百萬;②古代指萬億」。 [14],但在日常表示數字時通常不使用「兆」而使用「百萬」,「兆」通常只和國際單位詞頭混用(兆赫、兆歐等),也有一些國際單位不使用「兆」稱呼(如百萬像素不稱為「兆像素」)。

  • 因為這一類都屬於正式文件,需要將單據留存作為證明,因此填寫數字必須使用國字大寫,才能符合正式文件需要達到字迹清晰、不漏填、防止塗改等要求。
  • 而中國大陸則是使用簡體中文,「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角、分、元、正」。
  • 中國使用的國際單位制詞頭,代表106的詞頭mega(M)對應成「兆」[12][13]。
  • 很多地區都引用了這個系統,但是都根據自己的文字改造。
  • 現代所稱的阿拉伯數字以十進位為基礎,採用0、1、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

雖然中國官方表示1012的數多數情況下為避免與代表106的詞頭mega(M)「兆」混淆,通常使用「萬億」來表示(新聞聯播、GDP數值等),但也有例外,日本動畫《工作細胞》引進國家級電視台CCTV6放送時,第一集開頭普通話配音仍然使用「37兆2千億個各種各樣的細胞」而不是「37萬2千億顆各種各樣的細胞」[15]。 在台灣的銀行填寫轉帳、繳費、匯款等單據時,必須要將數字寫成大寫的國字(漢字),而非小寫的國字,但由於這類大寫國字數字較少使用,經常會忘記怎麼寫,這邊做個簡單對照表方便抄寫表單。 角和分因為金額實在太小了,因此目前在台灣已經沒有人使用。

阿拉伯數字國字: 填寫數字中文國字大寫的注意事項

若言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也。

七世紀的古印度婆羅摩笈多是第一個提出有關0的計算規則的數學家。 瞿曇悉達於718年將印度數字〇引入中國,以此來代替算籌[4][5]。 另外,關於為何要寫成大寫數字,主要的原因應該是為了防止竄改數字,一旦寫成國字大寫數字,就很難被修改了 阿拉伯數字國字2023 (小寫還是有被修改的可能性)。 凡度量衡,自單位以上則曰: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恆河沙、阿僧秪、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數。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