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直翰8大分析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October 8, 2019

游直翰

COVID-19 疫情讓原本需要幾年才能完成的消費者數位轉型縮短成幾個月,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台灣企業必須設法提升數位免疫力以突顯市場競爭力。 而這也是沛星的優勢,沛星旗下共有四大AI產品CrossX、AIQUA、AIDEAL、AIXON,解決的都是消費旅程中不同的問題,覆蓋的領域也較廣,單一競爭者難以與其直接競爭。 果然,一分鐘後,發行價一六○○日圓的Appier,以二○三○日圓開出第一盤,終場以一九○○日圓作收,登板第一天創下一八九七億日圓市值,約新台幣四九六億元,成為不折不扣的獨角獸。

  • 這家新創公司 2019 年在 D 輪融資時就已籌得總計 1.62 億美元,2021 年 3 月於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如今在全球各地共 17 個營業據點擁有逾 400 名員工。
  • 不過,AI行銷領域儘管商機大,競爭者也多,如AI技術提供者Google、IBM等,到雲端行銷解決方案提供廠商如Salesforce、Adobe、PLAID,或提供企業AI服務的C3.ai、Snowflake,都可能對沛星造成競爭。
  • 在此之前,Anand 先生曾協助創立位於美國舊金山的科技新創公司── Tagtile,該公司後來被 Facebook 併購。
  • 他帶領 Google 台灣成長為超過 3,000 名員工的大型研發樞紐、同時也是 Google 在亞洲最大的研發中心。
  • Appier身為企業尋求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以智慧化軟體徹底分析數據,讓AI技術替客戶轉換為投資回報,實現業務成長。
  • 大學畢業之後,游直翰申請到美國史丹佛大學,師承全球AI人工智慧領域頂尖學者吳恩達(Andrew Ng)。

林守德博士擁有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密西根大學電機工程電腦科學碩士、南加州大學計算語言學碩士學位和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張哲緒博士(Joe)是Appier 的策略長,負責併購、企業合作、監督公司整體業務健全性與組織全球性策略。 身為決策管理團隊的一員,張博士與 Appier 資深主管們緊密合作,推動 Appier 的長期成長,尤其著重產業新市場與科技。 張博士的職業生涯起始於麥肯錫公司,他曾在美國紐澤西和紐約的分部任職七年,負責共同領導與推動麥肯錫在醫療與商業科技領域的發展。 管理顧問外,他豐富的經驗亦橫跨創新公司(Flatiron 游直翰2023 Health)與全球性企業(IQVIA)。

游直翰: 游直翰

對此,沛星互動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游直翰說,IPO只是一個起點,接下來還有更長的馬拉松要跑,接下來將持續在全球市場布局,最終期望是要讓「企業想到AI就想到沛星」。 游直翰和蘇家永在正式創辦沛星互動之前,曾合力開發出一款人工智慧遊戲引擎,但是當時沒有發行商願意購買。 直到後來有一家發行商請他們開發遊戲交叉推廣(cross-promotion)的演算法,才意外在這個領域有了一番成果。 大學畢業之後,游直翰申請到美國史丹佛大學,師承全球AI人工智慧領域頂尖學者吳恩達(Andrew Ng)。 游直翰2023 他開玩笑的說,當時吳恩達也是史丹佛大學新進的年輕教授,或許彼此都是在沒有什麼選擇的情況之下,選擇了彼此。

Anand 先生擁有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電腦科學學士,馬里蘭大學電腦科學碩士與史丹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本村 天 自 2019 年 2 月以來擔任 Appier Group, Inc. 的外部董事與審計及監理會成員。 本村先生是閎鼎資本(TGVest Capital)的董事總經理以及日本代表,負責物色與管理日本市場的投資機會。 他於 2018 年加入閎鼎資本前曾於日本創新網路公司 INCJ 擔任副總,在此期間他曾參與數項重大投資,如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投資案。 本村先生擁有日本一橋大學(Hitotsubashi University)的學士學位。 在加入 Google 之前,馬大康博士曾在微軟美國總部 Office 產品團隊服務,代表微軟參與默克藥廠、戴爾電腦、波音公司及美國國防部的專案,實現團隊溝通與語音技術整合的解決方案 。

游直翰: 游直翰 Chih Han Yu

Appier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游直翰在10年前與蘇家永、李婉菱共同創業,經歷8次失敗,最後成立Appier,近期更獲得2022《安永企業家獎》「智能先機企業家獎」的肯定。 對於得到獎項,游直翰謙虛表示,在參與活動中,很高興遇到很多創業家、企業家等前輩,透過他們的眼光和角度看事情、學習經驗,在營運過程中更添助力。 人工智慧新創公司沛星互動(Appier)上(3)月30日赴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Mothers創業板掛牌上市,完成自2012年創立以來關鍵的里程碑。 沛星互動在上市前就已達到獨角獸門檻(成立不到10年、股票未上市且市值超越10億美元),而成功在日本掛牌,更對台灣新創圈具有指標性意義。 馬大康博士於國立成功大學電機系畢業後赴美深造,於 1993 年獲得華盛頓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學位,專注於電力系統與人工智慧專家系統的整合與創新。 1997 年馬大康博士獲聘為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副教授,過去曾出版過 22 篇論文及共同著作兩本專業書籍。

游直翰

Soma.com 進而順利被全美第二大藥局連鎖店 CVS 收購組成 CVS.com ,由馬大康博士擔任副總裁及技術執行長,以提供網際網路整合方案。 沛星互動科技公司(Appier)成立於2012年,藉由開發各種人工智慧應用平台,協助企業解決棘手的商業挑戰。 這一次,Appier四個創始團隊成員執行長游直翰、營運長李婉菱、技術長蘇家永、資深軟體工程師陳映睿,誰都沒有飛到日本參加上市儀式,不過,股市收盤後,他們在台灣辦公室沒有大肆慶祝,反而平靜淡定地面對Appier躋身國際資本市場的喜事。 Appier一路走來,從10年前只有一個廣告行銷產品開始,陸續完成3次收購後,2022年又收購美國行銷科技業者Woopra,發展出更完整的產品線。 游直翰說,創業過程中加入新的夥伴,除了讓產品更多元,新成員也能激發多元的想法與成長。 游直翰指出,目前Appier已有600多名員工,在多元化的跨國企業中,領導者要做的是設定單純、可執行的目標,讓員工就同一目標各自向前,領導者要建立與員工的溝通管道,不斷溝通才能理解彼此的想法,偕同工作。

游直翰: 互動式行銷

而在他的心目中,Appier「才」10歲很年輕,還在努力下一階段的目標。 他開心的表示,過去很慶幸有partner共同合作、從失敗中學習成長,現在更慶幸公司逐漸成長,有許多人一起帶著積極上進的態度往前走,即使需要加速前進也不覺得辛苦。 尾下 游直翰 大介 自 2019 年 2 月以來擔任 Appier Group, Inc. 的外部董事與審計及監理會成員。 尾下先生是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檢驗部門 ( Listing Examination Department )的首位律師,負責處理申請上市公司的合規與治理議題。他也曾以認證執業會計師的身分協助長島・大野・常松法律事務所的客戶進行公司上市諮詢。 加入微軟前,馬大康博士擔任 Soma.com 副總裁及技術執行長,在任職期間帶領團隊設計執行電子商務服務,並與默克藥廠及 WebMD 進行健康諮詢和處方藥的商業合作,創造共同利潤。

  • Anand 先生同時也是紅杉印度的新加坡董事總經理,負責東南亞地區的早期投資,包含了消費性網路服務、金融服務、以及深度科技(DeepTech)幾項領域。
  • 蘇家永先生負責規劃 Appier 的技術研發方向與策略,並帶領團隊開發各種人工智慧應用平台,包含 Appier 的第一個技術解決方案,CrossX AI 平台。
  • 第二是利用軟體將事情「自動化」,現在是「平台爆炸時代」,光靠人力很難一一理解各平台的功能,但軟體可以串接各個平台、增加效益。
  • 何經華先生擁有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學士學位,以及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碩士學位與美國馬里蘭大學電腦科學碩士學位。
  • 游直翰博士是 Appier 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他同時擔任 Appier Group, Inc. 代表董事。

在游直翰的領導下,Appier 從最初在客廳創業時的 5 人團隊成長到現在超過 400 多名員工,並在亞太與歐洲地區 15 城市設有營運據點。 榮獲 Appier 並榮獲《財富》雜誌評選為 Top 50 人工智慧公司。 劉院長具備大數據、智慧電網、網域監控等跨領域專業,以及超過 30 年的科技經營管理長才,擁有豐富的產學研跨界合作經驗,與豐沛的國際鏈結資源。 他是電機和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IEEE Fellow),擔任過電機和電子工程師學會 ""演算與分析方法委員會"" 主席;對於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之研究與應用,有實務經驗;並擁有新創公司及豐富的研發、管理經營企業經驗,且許多企業聘請為顧問。 Appier身為企業尋求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以智慧化軟體徹底分析數據,讓AI技術替客戶轉換為投資回報,實現業務成長。 游直翰說,產品研發過程中,要判斷客戶的喜好和需求,這一點有賴與客戶密集聯繫。

游直翰: 科技賦能、智慧領航

他在多個領域如社交遊戲、VoIP、分散式演算、大數據技術與行銷科技都有相關系統設計與建置經驗。 蘇家永先生負責規劃 Appier 的技術研發方向與策略,並帶領團隊開發各種人工智慧應用平台,包含 Appier 的第一個技術解決方案,CrossX AI 平台。 林守德博士自 2020 年 2 月起擔任 Appier 首席機器學習科學家,他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擁有超過 20 年的資歷。 在加入 Appier之前,林博士於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擔任專任教授。

游直翰

橘 浩二 自 2020 年 游直翰 6 月起擔任 Appier 財務資深副總,負責監管 Appier 所有財務和會計業務,以確保投資人關係的穩固和財務計畫的有效性。 在新的職位中,他將確保 Appier 全球與日本公司擁有更緊密的協調與合作,為 Appier 在日本的業務帶來更全面的觀點與見解,並且適時地將全球營運進行在地化以滿足日本市場的需求。 Tachibana 先生於 1997 年加入野村控股集團(Nomura Securities),負責協助募資與公司上市的規劃與執行。

游直翰: 立即開始與 Appier 合作擴展業務

他曾於哈佛大學及哈佛醫學院 Wyss 研究院擔任研究員,研發具自我調適功能的機器人,幫助小兒麻痺症病患行走,其博士論文更被提名為當年度 Multi-agent AI 領域中的最佳論文。 Appier成功上市後,雖然脫離「新創」身分,但游直翰表示,自己依然具備新創精神的特質,就是不斷達成目標、一直往前、向下個階段發展,他每天也有新的進步與想法。 他坦言,行銷科技、數位產業是速度很快的產業,沒有辦法停下等待,要一直透過創新領先。

游直翰

何經華先生擁有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學士學位,以及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碩士學位與美國馬里蘭大學電腦科學碩士學位。 簡立峰博士自 2019 年 2 月以來擔任 Appier Group, Inc. 的外部董事與審計及監理會成員。 簡博士發表的技術論文高達 100 多篇,他在資訊檢索與中文處理領域的傑出成果備受國際肯定,簡博士亦是亞洲資訊檢索會議發起人之一。 在加入 Appier 之前,簡立峰博士曾擔任 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長達 14 年的時間,負責 Google 在台所有經營管理及發展規劃。 他帶領 Google 台灣成長為超過 3,000 名員工的大型研發樞紐、同時也是 Google 在亞洲最大的研發中心。

游直翰: 57 印度禁出口糖 全球糖價一觸即發?台糖回應了

由於多項優異表現受肯定,馬大康博士於 1998 年榮登 Who's Who in the World 世界名人錄。 而沛星以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為核心,提供企業AI解決方案,協助這些大企業能好好運用自己的數據與資料,解決顧客旅程中每一階段面臨的商業挑戰與痛點。 沛星由一群人工智慧與數據分析專家創立,從小小新創一路走到掛牌,沛星營運據點已擴及全球17個地點,員工數500人、客戶數達827家,且多半是具有龐大資料、B2C類型的中大型企業。 Appier是由執行長游直翰(圖右起)、營運長李婉菱、技術長蘇家永組成的創業團隊,利用AI與大數據的技術,提供企業行銷方案。 游直翰選擇在市場還未理解AI價值前就提前卡位,在這波疫情驅動的數位轉型趨勢下,讓Appier得以迅速衝上浪頭。

游直翰

馬大康博士目前擔任 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負責 Google 台灣的經營管理與發展規劃,同時領導多項產品的研發。 在出任台灣董事總經理一職前,馬大康博士是 Google 美國總部平台與產業鏈 (Platform & Ecosystem,包括 Android、Chrome、ChromeOS) 部門中負責平台技術與雲端運算的專家。 在加入 Google 近 10 年來,他帶領多項與全球軟硬體廠商及晶片大廠的策略合作,進行全方位 雲 + 端 科技的創新。 這些努力的成果,除了促成 Chromebook 在全球教育及消費者市場佔有率的大幅提昇,也吸引了全球科技人才加入 Google 及其合作夥伴的軟硬體共同開發行列。 李婉菱博士是 Appier 營運長暨共同創辦人,她同時擔任 Appier Group, Inc. 代表董事。 在加入 Appier 之前,李婉菱博士擁有 10 年的免疫學研究經歷,並於史丹佛大學取得生物科學碩士學位,於華盛頓大學取得免疫學博士學位。

游直翰: 台灣如何發揮全球經濟關鍵力量 - 人工智慧與產業創新核心戰略

例如沛星第一個產品CrossX,就是運用深度學習技術,來預測每個用戶的終生價值(LTV),並從中獲取最高價值的新客。 AIQUA則是透過AI在多個行銷渠道中建置自動化訊息,以在最佳最佳的時機與用戶互動,另一款產品AiDeal,則是透過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預測電商平台上買家的購買意圖。 沛星的商業模式為SaaS(軟體即服務)模式,其中ARR(年度經常性收入)就是相當重要的觀察指標,以去年來看,沛星2020年度ARR為8,990萬美元,年增40.8%,其中RRR(經常性收入佔比)更高達95.8%。 值得注意的是,淨收入留存率(NRR)達118%,NRR代表既有的客戶願意留下來,同時也願意購買公司其他的產品,NRR超過100%,顯示用戶黏著度極高。

游直翰

Tachibana 先生於 10 年後轉戰公部門,於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負責政府資產的銷售。 他在財務方面的經驗相當豐富,曾擔任 DeNA 的執行長,在 2011 年加入 DeNA 之前,他曾於企業領導公司的財務部門,負責併購、財務、會計、公關、投資人關係與內部 IT 事務。 Appier成立剛滿10年,初創不乏失敗紀錄,現在成為日本上市公司,是不少新創心目中的標竿。 但當初創業,是鮮少起於台灣、面向亞洲與全球市場,以AI資料分析為主的軟體業者,相對台灣科技業以硬體製造起家,並非以軟體見長,當初許多人並不看好Appier的發展。 游直翰說,雖然過去做研究也培養了受挫力,但創業「困難也多到令我有點驚訝」,一開始設計出不少產品,但時機不成熟或還用不到的技術,到了市場客戶卻不埋單,讓初期的創辦團隊不斷調整產品和市場需求的方向。

游直翰: 資訊分類清單

該公司有一款產品名為 AIQUA,此自動化內容行銷平台能針對不同通路的目標受眾提供個人化的訊息內容,進而減少須耗費專業數位行銷人力的工作。 沛星近期還收購了可供企業與顧客進行線上溝通的AI聊天機器人平台 BotBonnie(邦妮科技)。 此外,在 2016 年世界經濟論壇公布「全球青年領袖」中,游直翰是唯一入選的台灣人。 游直翰曾撰寫過數十篇與人工智慧、機器人和機器學習領域相關的研究文章,並獲得 兩項美國專利。

游直翰

加入 Appier 前,他擁有超過 12 年的商業策略、產品管理和管理顧問經驗。 張博士擁有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博士學位和國立臺灣大學工業衛生碩士與物理治療學士學位。 游直翰博士是 Appier 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他同時擔任 Appier Group, Inc. 代表董事。 游直翰博士於哈佛大學取得他的電腦科學博士學位,在加入哈佛大學之前,他自史丹佛大學 AI 實驗室取得碩士學位。 游直翰博士擁有 20 年以上的 AI 資歷,在創立 Appier 之前他主要是將 AI 算法應用於機器學習和自動控制領域,包括自動機器狗和無人駕駛汽車。 他曾撰寫過數十篇與人工智慧、機器人和機器學習領域相關的研究文章,獲得 2011 年 IFAAMAS Victor Lesser 傑出論文獎的提名,並在哈佛醫學院 Wyss 研究院擔任研究員。

游直翰: Appier執行長 在台灣做全球生意的獨角獸 游直翰

等技術成熟後,為客戶帶來了報酬的效果,客戶就有願意投資的態度,多次失敗也讓Appier從中學到更多的經驗。 Abheek Anand 自 2019 年 2 月以來擔任 Appier Group, Inc. 的外部董事與審計及監理會成員。 Anand 先生同時也是紅杉印度的新加坡董事總經理,負責東南亞地區的早期投資,包含了消費性網路服務、金融服務、以及深度科技(DeepTech)幾項領域。 Anand 先生同時於 Grofers、MoneyTap、GudangAda 以及 Beam 等 12 家公司的董事會擔任董事與顧問的角色。 在此之前,Anand 先生曾協助創立位於美國舊金山的科技新創公司── Tagtile,該公司後來被 Facebook 併購。 加入紅杉資本前,他曾擔任 Facebook 位於 Menlo Park 辦公室的產品經理,帶領團隊打造數個廣告產品。

游直翰

今年三月,沛星互動科技(Appier)在日本東京證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市值超過四百億新台幣的獨角獸,站穩台灣AI領域領頭羊地位。 於 1999 年成加入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電機系任教、三年拿到終身職 (tenure),六年多晉升正教授職後,於 2006 年加入 Google。 張教授因在可擴展大規模機器學習上的學術貢獻,獲選為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游直翰2023 Engineers,IEEE)會士。 成功大學技轉育成中心舉辦「2018青年創業家講座」第八場,9日邀請沛星互動科技 (Appier)執行長游直翰分享他的人生歷程與創業故事。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