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15大優點2023!內含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絕密資料

Posted by Jack on February 8, 2022

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

今年的榜單中,沃爾瑪連續第9年蟬聯榜首,並是1995年以來的第17次,而亞馬遜則在今年超越中國國家電網,再上升一名成為全球第二大企業。 而後續4至10名則分別為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沙烏地阿美、蘋果、福斯、中國建築、CVS Health。 自2020年中國以124間超越美國的121間企業,成為500大企業榜單中上榜企業最多的國家外,也持續保持甚至拉開兩者的差距。 今年中國企業上榜總數達到136間,較去年上升了一間,而美國則為124間,增加兩間企業。 《天下》指出,鴻海代表的資通訊產業,在台灣占了半壁江山,50 大之中資通訊產業就占 24 家,相較上一次的 14 家,顯見台灣自 90 年代資訊電子產業起飛以來,儼然已成台灣經濟最重要支柱。

  • 1991年至2000年時期,是台灣產業競爭力轉型的一個關鍵期,和今天的台灣產業面貌十分不同。
  • 而在科技巨頭方面,除了位於前10名的亞馬遜及蘋果,Google母公司Alphabet在今年榜單中上升4名至第17名,微軟則與去年相同保持第33名,而Meta雖然近來財務狀況表現不佳,榜安中仍穩定上升,增長15名至第71名。
  • 50年來連續入榜的企業,足堪為台灣長青企業,如果連續50年能穩坐台灣企業500強、100強,甚至最強大的50強,唯有以「超霸企業」形容,他們是台塑集團的南亞塑膠,台灣塑膠,台化纖維。
  • 2000 年時,《天下》首度以合併報表、實際控制轉投資企業財報的方式,調查出台灣營收最大的 50 家企業集團。
  • 1992年台塑石化成立,開啟民營自設輕油裂解廠時代,為台塑集團延續企業躍進的驚人生命力。
  • 許多大企業紛紛尋找創新轉型作法, 尋找新的企業發展動能引擎、或攜手具成熟商業模式的新創公司開展新的可能, 透過技術運用、尋找心動能,幫助企業快速應變,以期加乘轉型力道。
  • 註:經營績效係依據8項財務指標,包含營收淨額、純益率、營收成長率、稅後純益、淨值、資產、淨值報酬率和資產報酬率,再依財經專家學者根據當年景氣情況,給予各項指標所占權重後,計算出綜合得分。

1991年至2000年時期,是台灣產業競爭力轉型的一個關鍵期,和今天的台灣產業面貌十分不同。 台灣跨入智慧手機市場是1997年成立的宏達國際電子所帶動,HTC品牌入選全球百大品牌的第98名,是及至目前台灣在該榜的唯一記錄,卻養就兩岸布局的蘋果供應鏈。 2018年8月中美爆發貿易紛爭,台商供應鏈相繼出走中國大陸,對台灣產業環境造成未知的極大風險,不過互聯網,5G及AI人工智慧,台灣仍然具有很好的國際供應鏈夥伴的基礎。 中華徵信所統計73檔5G上中下游概念股2019年總營收達到10.03兆元,稅後淨利貢獻度可達1,638億元。 其餘和碩、廣達、國泰、富邦及緯創的排名則有所衰退,其中和碩衰退幅度最多,下滑76名。 不過整體而言,台灣上榜企業的營收總計超過5,300億美元,遠高於去年約4,430億美元的成績。

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 TOP5000 排名調查,是指CRIF中華徵信所針對年營收一億元新台幣以上的公民營企業,所進行的排名調查,最後以營收淨額排名取其前5000 家公司,故稱為TOP5000,或稱5000 大企業。

十大建設是蔣經國內閣期間,自1973~1978年間在台澎金馬地區興建基礎設施及產業升級的一系列國家級基礎建設工程,其中有六項是交通運輸建設,三項是重工業建設,一項為能源項目建設,為台灣經濟起飛做出巨大貢獻。 該期間的十大產業有重要基礎工業的鋼鐵產業,也有現今傳統產業的紡織業、民生工業的食品業,更重要的是,電機電子業開始進入排名,大同、三洋、聲寶、東元等家電業已經萌芽,是後來台灣轉型電子業的基礎。 與2021年的榜單相比,前10名的變化主要是Toyota及聯合健康保險跌出前10,而沙烏地阿美一舉上升8名,躍入前10名的行列。

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

財星全球500大企業榜單是以企業截至3月底的財政年度收入進行排名,今年這500大企業總計創造了37.8兆美元的收入,佔據全球GDP的3分之1以上。 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2023 《財星》提到,500大企業的總收入在這一屆榜單中成長了19%,是該榜單有史以來成長幅度最高的一次。 攤開台灣 50 大集團的年紀,有 10 大集團創立超過一甲子,其中最老字號是永豐餘,今年正式進入 97 歲,遠東 84 年、潤泰 78 年、台泥 75 年、和泰 74 年,但仍有 21 個集團現仍處於第一代創辦人掌權中,領導人年齡普遍偏高,未來接班傳承將是 50 大集團永續經營的一大挑戰。 再以純益率來看,台積依舊稱霸,第二名卻跑出了大黑馬台泥 (1101-TW) 集團,元大 (2885-TW) 集團、中華電信 (2412-TW)、可成 (2474-TW) 則分居三、四、五名。 台積可說是內外兼優,營收成長與高獲利能力同兼備;台泥異軍突起代表水泥這古老的行業是歷久彌堅,比獲利能力絲毫不遜色。

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 產業風雲

「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的調查家數是從50年前的100家開始,1974年排名家數擴增加300大企業。 1977年定名為「TOP500」,到2000年更名為「TOP5000」,2008年首次排名家數達到5,000家直到今年。 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 同一年,聯發科技因中國大陸及新興市場手機晶片占有率豐收,第四度奪下全國最佳經營績效企業第一名。 此外,這一年營收前十大企業中,2020年仍排名前十大企業有鴻海、台灣中油、廣達電腦、國泰人壽、仁寶電腦及台塑石化。 1970年代的台灣紡織業出口是重要外匯的來源,1993年政府開放上市櫃公司投資中國大陸,在已被冠上「傳統產業」之名的紡織業,和自行車業、金屬加工業等身先士卒赴陸發展。 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 2000年進入20大企業排名的聯華集團,早年是做麵粉起家的傳產業,現在是一家能作整體產業TOTAL SOLUTION的系統商。

50年來連續入榜的企業,足堪為台灣長青企業,如果連續50年能穩坐台灣企業500強、100強,甚至最強大的50強,唯有以「超霸企業」形容,他們是台塑集團的南亞塑膠,台灣塑膠,台化纖維。 人纖製造業自1970年代就以營收總額列名TOP 10產業榜首,其次是塑膠及其製品業(當年名稱為塑膠加工業),台塑集團快速壯大。 1992年台塑石化成立,開啟民營自設輕油裂解廠時代,為台塑集團延續企業躍進的驚人生命力。 根據調查,台灣已有 8 家集團營收突破兆元,即便當年冠軍台塑集團不再獨領風騷,位居第二名,仍領先第三名和碩 (4938-TW) 逾 2000 億元,但 5G 與 AI 產業發展態勢迅猛,石化業不再受青睞,此消彼長,台塑被超車並非是完全不可能。 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2023 沙烏地阿美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近來也因俄烏戰爭引發的油價上漲獲利,今年第一季獲利飆升8成,5月市值更一度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價值最高企業。

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 亮點6 金融自由化 為產業肇基

自2007年起CRIF中華徵信所針對5000大企業中非公開發行公司篩選「金磚企業」,這是新興企業的後起之秀,在產業重新洗牌中異軍竄起。 配合台灣經濟起飛,金融服務業崛起,銀行業為主的金融業、證券及期貨業爬升到大型企業的第一大及第二大產業。 2001年台灣通過金融控股法,加上2005年的卡債風暴,加速台灣銀行業整併,金融控股業與銀行業雙雙入榜2010年大型企業排名第六大及第九大產業。 2019年5000大企業排名的獲利TOP10,五家獲利雙位數成長,皆為金融產業,中國信託金控、國泰人壽保險,南山人壽保險皆為新入榜者。

後疫情時代來臨,中美關係進一步下滑之際,知名財經雜誌《財星》近日公佈了2022年500大企業榜單,全球企業開始快速復甦,中國繼前年上榜企業數超過美國後持續保持差距,而台灣今年也有9間公司上榜。 1979年新竹科學園區籌設,工業發展研究研院陸續衍生聯華電子、台積電,發展至今,台灣已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半導體產業聚落,並持續在全球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單是台積電在5000大企業排名中,2019年以3,453億元連續16年蟬連獲利龍頭寶座。 也持續在台進行重大投資案,如5奈米及3奈米等,並吸引國際大廠來台投資,鞏固半導體產業在台灣的發展優勢,並在全球半導體版圖中占有關鍵地位。 水泥產業、鋼鐵產業等是重要基礎工業,在台灣正開始建設的1970年代,排名前十大產業的第七名;隨著台灣發展資通訊產業有成,列為傳統產業的水泥產業及至2000年退出此大排名,也先後外移西進。 2019年5000大企業營績效前十大產業榮譽榜,出現水泥及其製品業連續三年經營績效排名上升,排名從全產業的第61、第31,2019年熬出頭坐上經營績效第一名的寶座。 《天下》指出,集團發展也讓製造或服務業態界線愈趨模糊,調查也發現,傳統企業集團跨足不同行業,如製造起家的潤泰、聯華神通、遠東集團,因通路與電信服務、保險事業壯大許多。

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 台灣最大公司列表

2000 年時,《天下》首度以合併報表、實際控制轉投資企業財報的方式,調查出台灣營收最大的 50 家企業集團。 不過整體而言,台灣企業今年排名可說起起伏伏,除了間隔一年上榜的中油外,鴻海、台積電、仁寶三家企業的排名有所上升,台積電上升26名成長幅度最大,鴻海則以20名榮獲台灣最大企業的殊榮。 本列表列出於财富世界500强公司中之10家台灣公司,以年營收為排名基準,下表單位為百萬美元,並以2018財政年度資料。 而台灣企業也是500大企業榜單的常客,今年有9間企業成功上榜,分別是鴻海(20)、台積電(225)、和碩(311)、仁寶(317)、廣達(349)、國泰(376)、富邦(440)、緯創(462)、及中油(475)。

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

雖然從疫情復甦的這一年裡,500大企業整體而言繳出了亮眼成績,不過現在進行式的經濟衰退已經重創科技巨頭,2022年第二季的財報中,微軟、Meta表現均不如分析師預期,且許多科技企業的財測都讓外界失望,這起經濟風暴將是各大企業接下來的巨大考驗。 而在科技巨頭方面,除了位於前10名的亞馬遜及蘋果,Google母公司Alphabet在今年榜單中上升4名至第17名,微軟則與去年相同保持第33名,而Meta雖然近來財務狀況表現不佳,榜安中仍穩定上升,增長15名至第71名。 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2023 許多大企業紛紛尋找創新轉型作法, 尋找新的企業發展動能引擎、或攜手具成熟商業模式的新創公司開展新的可能, 透過技術運用、尋找心動能,幫助企業快速應變,以期加乘轉型力道。 註:經營績效係依據8項財務指標,包含營收淨額、純益率、營收成長率、稅後純益、淨值、資產、淨值報酬率和資產報酬率,再依財經專家學者根據當年景氣情況,給予各項指標所占權重後,計算出綜合得分。

台灣五百大企業名單: 企業就有可能倒閉。

「企業排名」反映出一家企業在市場上的「地位」,是投資市場的參考指標,甚或能幫助跨產業的企業彼此度量。 縱觀目前亞太市場上的諸多企業排名,CRIF中華徵信所編制的「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打開微觀企業徵信資料勾勒產業發展圖像的開始。 及至今年,連續50年中華徵信所不僅從未間斷這項調查,反而投入更多人員和資源來支持它。 今(2020)年是「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50周年,企業排名已成為台灣社會和經濟研究的重大公益資源,5,000大企業的整體營運情況已有客觀角色,作為觀察台灣總體經濟最佳的先行指標。 惟,畢竟50年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我們併肩讀者一起回顧歷史,看看台灣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困難足跡,共同展望未來的台灣新希望。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