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芯概念股2023懶人包!(持續更新)

Posted by Jack on January 28, 2023

電池芯概念股

同時,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扣抵去年同期高基期的紅利逐漸消除,近期公布的通膨數據年增長雖放緩,但逐月的數字卻有升溫趨勢,顯見通膨仍存在一定風險,雖然利率上行的循環已近尾聲,但高利率持續一段時間應可預見。 PTT網友表示,台積電(2330)等15檔股票受惠,看好上漲,直呼「準備噴到外太空」,但也有人提醒,要記取蘋果的前車之鑑,「乖乖買大哥NV才是王道」。 基本面:電池材料49%、氧化觸媒17%、化肥14%、其他19%;營業收入年增率(YOY)及累積年增率皆大幅度成長,顯示著成長動能非常強勁。 基本面:電池材料51%、氧化觸媒49%;營業收入月增率(MOM)、年增率(YOY)及累積年增率皆大幅度成長,顯示著成長動能非常強勁。 電池芯概念股 在 2020 年 1 月時,特斯拉(Tesla, TSLA-US)股價大約 100 美金,在 2021 年 1 月時,特斯拉股價已經成長 700% 來到 800 元美金左右,更在 2021 年 11 月時創下歷史新高 1,222 元美金。 ※本站的所有文章內容(文字、圖片、表格)均為智慧財產,若有內容引用需求,請來信提出授權要求,如有私自引用、複製、轉載的情形,本人將保留法律追訴權,請勿以身試法。

除材料分類不同之外,同廠牌的電池又會區分不同規格、等級,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如果不是行內人,一定眼花撩亂。 全球主要經濟體近年積極推廣電動車普及化,有鑑於此,日本富士經濟調查大膽預告,未來10年將是電動車銷售的「黃金10年」! 隨著電動車產業越旺,其電池材料廠也將進入輝煌歲月,台系電動車電池概念股康普(4739)、美琪瑪(4721) 、立凱-KY(5227)、中碳(1723)、聚和(6509)及明基材(8215) 後市可期。 投資儲能概念股的邏輯很容易理解,只要是跟「儲存能源技術」有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公司,這些公司的股價和營運表現通常會跟「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有一定關聯。 鋰電池主要由兩大塊構成,電芯和保護板,保護板主要由保護晶片(或管理晶片)、MOS管、電阻、電容和PCB板等構成;電芯相當於鋰電池的心臟,管理系統相當於鋰電池的大腦,電芯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和外殼構成。 電芯是半成品,不能直接當電池用,只是提供動力的,需要配上保護電路,加上外殼包裝組成一個成品電池。

電池芯概念股: 上游材料、下游組裝,需求皆強勁

磷酸鐵鋰電池,英文:Lithium iron phosphate battery,它是一種以磷酸鐵鋰(LiFePO4)作為正極材料、碳作為負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 摩爾投顧分析師張志誠表示,大陸為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逐步加強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的雙層控管,但若要同時滿足經濟成長,勢必要仰賴新能源發展,進一步產生新的投資機會。 美琪瑪為電池正極材料廠,11月合併營收為4.67億元,為歷史第三高,年增240.33%,月增2.44%,日前自結10月合併營收4.56億元,每股純益0.53元,累計今年前十月稅後純益 2.99 億元,每股純益3.99 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獲利,營運動能強勁。

電池芯概念股

電池概念股,是指「儲電裝置/能源元件 ─ 電池」有關的產品開發、設備製造、技術服務及業務銷售等公司股票,包含電池應用產業的上游、中游、下游廠商合稱的一種股市術語,也是投資人用來挑選電池相關股票的選股方式。 身為鋰電池概念股投資人的我們,除了關注電池(能源元件)相關產業的總體經濟、鋰電池相關技術的未來發展和國家相關政策以外,概念股本身的公司體質與營運表現也要一併考慮進去。 建議台灣可以考慮從電動車的電池上游-電池材料切入,台灣技術不差,且在電池主要材料正極、負極、隔離膜、電解液,均有對應廠商,如正極材料的壹久科技、康普;負極材料的中碳、榮炭;隔離膜的明基材;電解液的聚和。

電池芯概念股: 電動車電池概念股-康普

郭台銘則是表示,4年前交棒給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後,完全沒有管公司的事情,離開CEO與董事長職位,就不能過問,也不用負責。 鴻海(2317)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今(28)日宣布參選總統,集團個股表現上,鴻海收在平盤108元,群創(3481)減資後新股恢復交易首日收紅,以14.8元收盤,漲幅1.71%,漲幅居集團各公司冠軍。 台股今日成交金額大且走揚者包括:廣達、技嘉、矽統、材料-KY、創意、欣興、世芯-KY、華城、聯發科、光寶科、緯穎、嘉澤等股;成交金額大且走勢疲軟者包括:鴻海、智原、奇鋐、營邦、健鼎、華碩、日月光投控、智邦、川湖等股。

台股中,正極材料相關業者有康普(4739)、美琪瑪(4721)、立凱-KY(5227)等;負極材料廠商以中鋼集團中的中碳(1723)為代表。 隔離膜供應商則有明基材(8215)、鋰電池電解液供應商則以聚和(6509)為代表。 基本上,與「磷酸鐵鋰電池生產與應用」有高度相關或佔據一定比例的公司或行業,相關個股價格和產業發展都會有密切關係,例如:儲能/蓄能、特斯拉、電動車、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電動車輛/自行車、新能源、UPS、鋰電池…等。 全球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宣布將儲能設備的三元電池改為磷酸鐵鋰電池,新能源電池作為未來電動車輛的關鍵題材,相關族群的股價表現也跟著上漲。

電池芯概念股: 電池原材料

果不其然,2022年特斯位執行長馬斯克登高一呼,全世界開始聚焦4680這顆電動車新電池,未來每一輛出廠的特斯拉電動車,電池底盤裡都得用上好幾百顆的4680電芯。 現今昇陽電池擁有從電池芯(Cell)、電池管理系統(BMS)到電池模組設計(PACK)等三項技術專業人才,掌握從設計、製造到應用,達到相互匹配且最安全、最耐用、性能佳的100%台灣電池模組及儲能系統。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這也是昇陽電池董事長楊敏聰極欲在台灣本土電池產業大力整合從上游到下游,從核心關鍵技術到市場應用,建設一個遠離封閉、開放包容的MIT金字招牌。 股市裡有一句老話:「拉回就是買點!」電動車市場趨勢長期看好下,只要以上的公司能持續獲得相關訂單,且在股價回檔、低本益比的情況下進行投資,長線來看,相信都會是不錯的投資標的及買賣策略。 除了以上材料商外,近期傳統產業巨頭如台泥(1101)和台塑(1301)也紛紛開始投入電池相關材料的研發和製造。

今(2022)年 4 月,特斯拉在公布第一季財報後首次正式提到:第一季生產的電動車中,超過一半車款已經使用不含鎳或鈷的磷酸鐵鋰(LFP)電池,包含部分 Tesla Model 3 以及 Tesla Model Y。 Tesla Model S 以及 Tesla Model X 等高階旗艦車款則採用三元系鋰電池(NCM、NCA)。 車用電池的成本約佔一台電動車生產成本中的 4 成,因此,車廠使用哪一款車用電池,將直接影響到上述所提及的車款價格,以及其他像是車子安全性、續航力等因素。 長期來看,節能環保是全球趨勢,氫燃料電池汽車則可望成為下一個產業,這塊市場應有不同凡響的規模與價值。 氫燃料電池為高效率、潔淨、多元化能源使用,可應用於車輛動力、分散式發電、3C資訊產品電源等,透過氫與氧的直接電化學反應發電,是電解水的逆過程,能量密度高、噪音低、無污染,發電反應最高溫度不超過100℃,不産生氮氧化合物,唯一的排放物質只有水,是真正的“零排放”。

電池芯概念股: 鋰電池概念股是什麼?快速了解鋰電池概念股優缺點&投資注意事項

電池芯廠的量產規模與良率是競爭力來源,因為電池芯的投資設備昂貴,所以毛利率僅落在兩成左右。 目前鋰電池分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最早「鋰電池」指的是內含鋰金屬的一次性電池,後來改進為鋰離子二次性電池,可以充電重複使用,廣泛應用在各種電子 3C 產品上,例如手機、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平板等等。 鋰電池系統也佔電動車成本的一大部分(30~40%),許多電動車使用 型號鋰電池。 隨著電動車銷量逐年增長,以及消費性電子普及,鋰電池市場也隨之快速發展,對於鋰電池的需求量也不斷擴張,發展前景依然被看好。 特斯拉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電動車廠商,它的股價變化意味著電動車產業的高速成長。

三元系鋰電池成本較高,但是能量密度較大、續航力強,因此適用於較高階的電動車。 而磷酸鐵鋰電池一直以來的問題是能量密度較低,適用於經濟實惠的電動車款,性價比較高。 以特斯拉為例,較高階的Model S就使用三元系鋰電池,而較低價的Model 3與Model Y就是使用磷酸鐵鋰電池。

電池芯概念股: 鋰電池概念股是什麼意思?

金居開發出先進式反轉銅箔後,率先搶下二大處理器的伺服器平台,今年可望隨新平台在第二季開始放量,帶動營收走高,金居 3 月營收 6.51 億元,年增 29.8%,創上櫃掛牌以來新高,第一季營收為 18.33 億元,年增 24.65%。 Blue Yonder 與雲服務新創Snowflake攜手,開發出單一資料雲,讓以往各自獨立的供應鏈環節,能夠即時互連互通,更加高速的串聯數據資料與運算,再運用預測式 AI、量子運算能力,模擬各種不同的情境並提供建議,就構成了「無限智慧」。 除此之外,添加石墨烯也可以提升循環壽命,這可能跟石墨烯高熱導的散熱特性、穩定的化學性或是很強的機械性質安定了電池內部有關。 你可能會以為 2-3 倍的意思是說例如一般鋰電池可以跑 500 公里,石墨烯電池可以跑 1,000 公里或 1,500 公里。

至於其它國內的電池芯業者,主要以利基市場為主,除了商用儲能櫃之外,其它以用在AGV無人搬運車、電動物流三輪車及軌道車量為主。 此外,由於台商回流、半導體擴廠、建商推案等因素,電線電纜廠相關產品需求也轉趨殷切,加上政府積極推動離岸風電、太陽光電政策,所需的電網也都需要用到銅,因此,法人看好,擁有較高庫存的華新 (1605-TW)、大亞 (1609-TW) 等台廠較有利。 其中,華新攜手三菱重工維特斯,供應彰芳二期和西島、中能風場風機塔內的電線電纜;大亞則放棄原本的海纜建廠計畫,將資金轉投入太陽能事業。 台光電受惠品牌廠手機、平板進入備貨期,以及網通與基礎建設專案訂單延續、汽車需求強勁,3 月營收 28.18 億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年增近 3 成,首季營收 80.04 億元,年成長 35.5%。 聯茂 3 月營收 27.52 億元,年增 13.9%,創歷史新高,首季營收 73.94 億元,年增 31.6%。

電池芯概念股: 《DJ在線》全台三大"電池芯"廠,台塑集團優勢何在?

儲能概念股是一種將「儲存能源」的產品開發、設備製造、技術服務及業務銷售有相關的所有公司股票,一併列入相同選股概念的股票集合名詞。 能源產業中的節能、創能、儲能與系統整合是未來新能源的必備技術,其中「儲存能源」更是發展的重點之一,新儲能技術的多元應用產品也間接帶動了儲能類股的上漲趨勢。 電池芯概念股 翰可能源董事長陳洋淵表示,這次與台塑新智能合作的儲能,是翰可第三座的案場,透過已累積的儲能營運及設備管理,互補彼此的優勢,未來也會持續和台塑新智能合作,持續朝更具有規模的儲能事業前進,且除了在台灣布局,未來也會開發海外市場,台塑新智能絕對是翰可能源最重要的夥伴。

電池芯概念股

電池芯的製造流程係經由混合、打漿、塗佈、乾燥、輾壓、分條等製作出正負兩極,再經組裝、灌電解液、封罐後產製完成。 電動車成本中最高占比為電池系統(40~50%),其次為驅動系統(15~20%)、車身及底盤(16~18%)三大系統,約占整車成本的 80 %。 綜觀 2020 年汽車市場,去年各大品牌無一不面對兩位數的衰退,全年汽車市場銷量跌破 8 千萬輛,領頭羊福斯與豐田全年都衰退 15% 左右,在一片蕭條中,唯獨電動車逆勢成長。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代表原油ETF的USO與代表電動車產業的DRIV並沒有特別明顯的負相關,以此證明我們以上的觀點。 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在平時ALB的回檔風險甚至比LIT優秀,個股回檔風險擊敗以風險分散為主打的ETF是十分難得的情況,不難看出其優秀的表現,經歷2018~2020因中美貿易戰與疫情影響外,在今年初又回到跟ETF差不多的風險分散水準。

電池芯概念股: 電動機車相關零組件

但截至目前為止,地面型的進度嚴重落後,預料太陽能拉貨通常要等第四季旺季來臨,第三季得靠太陽能電站發電收入勉強支撐。 其他網友則留言「這不是AI營收獲利,這是炒股獲利吧」、「到貨後股票準備倒貨」、「懂了,所以買NV就好」、「關晶心科屁事啊,根本亂蹭」、「蘋果都示範還學不乖嗎,乖乖買大哥nv才是王道」、「注意!大奇蹟日」、「神雲接單滿滿,然後沒被提到?」、「買緯創不如買緯穎,籌碼面比較乾淨」。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AI概念股一次幫你整理好,千萬不要買錯了,明天財報一出來,就準備噴到外太空」。 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作者無涉。

  • 投資ETF成為近年來顯學,理財作家雨果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中分享,過去自己投資股市十年、最後帳面竟倒賠2萬元,不只白忙一場、過程中還心驚膽跳...
  • 上一篇,我們談到電池賽局四局下半即將登場的固態電池,它有兩種潛在的應用場景,一個是電動車,一個是儲能系統。
  • 2050淨零排碳全球環保風,因應大量再生能源併入電網後造成電網不穩定,增設儲能設備協助維持電網穩定成新趨勢。
  • 另外,以2019年中客來台人次271萬人次為例,在中客來台就有住宿需求下,以二人住一房計算,可貢獻國內飯店業者135萬間的住房。
  • 這次是新光金新經營團隊首次大型法人說會,公司在7月已先繳出好成績,大賺55億5,100萬元,子公司新壽賺進44億3,700萬元,創三年新高,因新光金前七月虧損已縮小至6.44億元,「轉虧為盈」能否成為當前短期可期待目標、新經營團隊還將端出哪些利多牛肉,備受法人期待。
  • 功率調節器需要連接電池管理系統和下面會提到的能源管理系統間的各種通訊,資料採集和傳輸量的複雜度相當高。

鳳展F-16性能提升案也預計在今年執行完成,因此漢翔今年國防業務營收佔比約達80%。 另外,漢翔有望切入軍規無人機供應鏈,以及新一代正在研發的初教機,是國機國造的領頭羊。 電池芯概念股2023 出口方面,吳大任指出,美國聯準會(Fed)維持高利率、歐洲可能繼續升息,全球兩大經濟體還處在升息循環中,消費和投資很難好轉,影響台灣出口;若美國降息時間落到明年第二季以後,台灣出口衰退時間就會拉得更長,對出口廠商衝擊也就越大。

電池芯概念股: 相關新聞

的確,長期的低油價或許會影響電動車的銷售量,但若電池技術達到一定程度的進步時,相信這樣的問題會得到解決,更何況現實世界的油價是往反向發展,原油越少,油價只會越貴,加上各國政府對於汽車排放廢氣的管制,相信電動車必定是未來趨勢。 根據電子版《韓國經濟新聞》30 日 (週一) 報導,南韓 LG 化學雖然自今年 3 月以來,就一直穩坐全球電動車用電池的市占寶座,然而近來已經被中國寧德時代擠下。 中國電池廠商龍頭寧德時代 (CATL)( CN) 近來以些微之差超越南韓 LG 化學 ( KR),在全球電動車用的電池市占率奪冠。 格斯執行長張忠傑表示,格斯科技期望在已通過的「經濟部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協助加值下,將鋰電池產業根留臺灣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為國家打造具有顯著經濟效益,以及具有未來戰略物資等級的新型態能源產業。 美、中兩強衝刺基礎建設,電動車、再生能源需求也不斷增加,高盛直言銅將成為新石油,帶動國際銅價飆漲,4 月以來已狂漲超過 8%,創近 10 年新高,不排除每噸上看 1 萬美元。 市場看好,銅片供應、銅箔及 CCL 上游產業,以及電線電纜、導線架、連接器等有機會受惠這波行情,12 檔銅價大漲概念股第二季營運可期。

電池芯概念股

磷酸鐵鋰電池概念股,是指「 磷酸鐵鋰電池」有關的產品開發、設備製造、技術服務及業務銷售等公司股票,包含鋰鐵電池應用產業的上游、中游、下游廠商合稱的一種股市術語,也是投資人用來挑選磷酸鐵鋰電池相關股票的選股方式。 因此,需要鋰電池作為零組件的電子應用產品,如:電腦、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以及電動車⋯⋯等公司、製造商,其實也可以稱為鋰電池概念股公司。 過去電池主要用在NB,未來電池產業的新一波需求,預料將從電動車開始,再到儲能櫃,在電池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搶到日韓大廠電池產能的台灣電池模組廠將有望受惠,除此之外,台灣的電池模組廠如新普、順達等,因為具有技術經驗豐富程度與品質優勢,一向都優於中國相關廠商,也是蘋果長年以來配合的優質供應鏈。

電池芯概念股: 台灣電動車電池概念股嗎?

但是在投資電動車產業鏈時還是必須注意各區塊的發展,這裡將以電池產業為例,撇除公司的營收、財報與籌碼面,以下是整理出來的幾點必須注意的市場動向。 綜合以上觀點:業界看好、政府支持、未來趨勢、營收增加,以上都是目前的寧德時代所具備的條件,這裡特別提出陸股的原因除了讓投資人有不一樣的選擇外,最重要的是目前的中國在世界電池產業屬於世界霸主地位,若從中國挑出領導股加以觀察,相信能對整體電池產業的走勢會有更具體的架構與暸解。 如馬斯克在 2020 年的電池日所言,電動車的價格一般民眾仍然負擔不起,而其中真正的關鍵就在於電動車電池成本下降的速度已經進入平緩期,亦即產業需要重大技術突破,換句話說,電動車市佔率未來能否突破的關鍵就在於電池技術的進步。 在了解電池對於電動車的重要性與關鍵技術後,我們將充分拆解電池產業,以選出車用電池產業的幾位龍頭標的,並藉由技術與回測分析標的,並且教各位如何投資這塊未來明日之星產業。

電池芯概念股

身為全球汽車龍頭 Toyota 宣布將在 2030 年推出 30 款 BEV 純電動車,預計達到每年銷售 350 萬輛電動車的目標。 2050淨零排碳全球環保風,因應大量再生能源併入電網後造成電網不穩定,增設儲能設備協助維持電網穩定成新趨勢。 目前主流的鋰電池為三元電池,其中三元是指鎳、鈷、錳(或鋁)3種金屬元素的聚合物,3種元素混合的比率不同。 太極、碩禾、科風、國碩、系統電、達能、安集、聯合再生、迎輝、茂迪、康舒等「三能概念股」竄出頭,28日皆逆勢上漲逾2%,成功吸引市場目光。 近期日本排放氚水事件引發南韓與中國大陸民眾非理性囤鹽,週邊國家的囤鹽潮似乎也燒進台灣,不少民眾至超市搶購食鹽;臺鹽(17...

電池芯概念股: STEP 1 前往「TradingView」網站並搜尋「鋰電池概念股」的股票代號

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表示,氫燃料電池為高效率、潔淨、多元化能源使用,可應用於車輛動力、分散式發電、3C資訊產品電源等商業產品,目前來看,節能環保是全球趨勢,氫燃料電池汽車可望成為下一個產業,這塊市場應能越做越大。 電池芯概念股 鴻海集團電動車布局持續喊衝,首座電動車電池芯廠拍板落腳高雄,將在本周動土,預計將找國內電池材料廠商合作,負極材料廠中碳 (1723-TW) 表示,已有專門窗口與鴻海進行接洽,雙方持續緊密聯繫中,市場看好電池芯廠落成後,電池材料廠未來可望增添出海口,壯大電池供應鏈勢力。 隨著特斯拉電動車的興起,以及各個國家對汽油車的禁令,各大汽車品牌開始朝著電動車製造邁進。 由於法令、環保意識的關係,使得電動車需求大增,銷量增長;而電動車中最常被使用的電池又為鋰電池,進而使得鋰電池相關產業發展蓬勃,讓鋰電池原材料開採、加工、生產及回收處理等都有加速發展的前瞻性。 先看正極材料,以二○二一年全球電動車的鋰電池消費總量約達三一○GWh計算,對應正極材料的需求量約莫來到六十萬噸,這個數字,預估在二五年將突破二一五萬噸,產業趨勢明確。 受惠正極材料需求量成長,美琪瑪去年動力電池業務呈價量齊揚格局,營收、獲利逐季走高。

電池芯概念股

此外,在儲能方面,近期也新增一家歐洲鋰電池儲能客戶,已進入第四期量產階段。 磷酸系鋰電材料龍頭立凱-KY也逼近漲停、勁揚9.78%,且終場收上近四年來新高價;此外,康普、美琪瑪則分別大漲8.04%、6.51%,雙雙帶量突破5日線、月線。 第三、公司包含電池芯、模組、電池子系統等皆已通過多項國際安規認證,劉慧啟強調,由於每項安規認證都需耗時至少兩年,可望替公司與競爭者拉開距離。 1、正極材料:如鈷酸鋰、三元材料、錳酸鋰和磷酸鐵鋰等;代表公司-4721美琪瑪、4739康普、5227立凱-KY。 鎳鎘電池能量密度與壽命比鉛酸電池好,可大電流放電以及可以過充電/過放電,但無法快速充電。 而且鎘的毒性強,容易污染環境,加上每次充電前要確定已將電量使用完,是最早的一種手機電池,現在已經很少見。

以市場的供需兩端面向來看,大陸的供給多,需求少,現在購買者多為想要證明自己的綠色能源企業。 其他如 GM(通用)、Ford(福特)、Honda(本田)、Renault-Nissan(雷諾日產聯盟)、Volv( 富豪)等汽車大廠,也都向外界宣示電動車銷售目標與願景。 隨著全球主要國家政策,「從禁售燃油車到完全零排放」,並藉由補助政策激勵電動車銷售,預計2030年~2035年之間全球多數國家將全面禁售燃油車且2030年時預計電動車將占總道路用車的 7 %~12 %。 我國能源政策目標於2025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將達到27GW,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則需達到20%,傳統電力系統將面臨大量再生能源併入電網後造成的系統頻率不穩定,所以台電預定引進儲能技術,來協助電網達到穩定供電之責任。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電池芯概念股: 電動汽車、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

目前電動車市場上兩大主流是三元系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以中國為例, 2021 年磷酸鐵鋰電池市佔 50.5% ,三元系鋰電池市站 49.3%。 電腦、數位相機及電動車是各種零件組成的電子產品,其中「鋰電池」扮演著提供能源及儲能的重要角色,電動車的話題性也間接帶動了這波鋰電池類股的投資熱潮。 雖然如此,但電池芯企業在全球的產能也正在快速擴張,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參與者和新創公司。 至於電動汽車和所有類型的混合動力車(包括輕度、全混合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占動力車總組合的19.2%,這意味著近五分之一的全球乘用車銷量已經在使用某種鋰離子電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