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消息指出,碩禾位於湖口的電池負極材料生產基地正緊鑼密鼓建置中,待生產設備移入整備後,即可開始上線生產。 據悉,碩禾與榮炭所開發出的第一代石墨負極材料,該產品容量大於420mAh/g,循環300周仍可維持80%以上保持率,領先市場進度,今年已向客戶推廣,而相關產線也正在建置中,估計最快明年就能量產出貨。 鴻海三款電動車昨(18)日正式亮相,續航力高達750公里,透露最關鍵的電池材料研發有重大突破,碩禾(3691)、榮炭、中碳等三家業者擔綱要角,身價隨之水漲船高;國碩集團與鴻海同為碩禾、榮炭大股東,也正積極投入儲能業務,同步受惠。
- 呂理舜分析,前者的平均值為350Wh/kg,但後者基本上是1,000Wh/kg起跳,甚至可高達2,000~3,000Wh/kg,不但讓電動車的續航力大幅提升,上看1,000公里,一台車採用得電池量體也比過去減少許多,讓車子空出更多機體設計空間。
- 碩禾總經理黃文瑞提到,過去台灣電池產業之所以做不起來,是因為市場太小、缺少下游使用者,導致沒有具有規模的電芯廠出現,因此材料廠也不敢貿然投資擴廠,「但現在鴻海有決心,要把這個示範工廠擴展到全世界。」因此看好未來旗下正、負極材料發展。
- 他不僅組建電動車聯盟、成立「鴻海研究院」研究車用半導體與資安,甚至積極尋求收購晶圓廠,已取得車用半導體產能。
- 產能方面,高力今、明年預計新增約50%、25%,預估2023熱泵產品營收將成長逾50%,今年上半年熱泵營收比重已提升至42%,預估2024年佔比將上看50%。
- 日本專家預測,配有全新固態電池的次世代豐田 Prius 車款,最快可能在2022年上市。
-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天在鴻海科技日透過預錄視訊影片表示,鴻海集團積極求新求變,鴻海就像是一個無限的符號,有無限的機會和未來。
在輕量化布局,蕭才祐說,多年致力開發新材料,例如高強度壓鑄材料具有鑄造成型性優良、高強度高延展性、耐腐蝕、無須熱處理等特性,適合對重量敏感度高的電動車。 T客邦由台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 / PChome電腦家庭集團」所經營,致力提供好懂、容易理解的科技資訊,幫助讀者掌握複雜的科技動向。 為此,科學家提出「固態電池」的構想,將電解液移除,改以全固態方式堆疊,不會因隔離層破損就導致正負極接觸短路爆炸,能量密度也提高,在負25℃~60℃的溫度範圍都能正常運作。
鴻海固態電池: 關鍵字:
高力在台灣和中國兩地設廠,目前產能利用率皆超過90%,隨著訂單強勁需求下,今年與明年第一季分別新增9、3座真空爐,增建後機台合計達27座,對比2022年底的18座增加,整體2023年總擴產幅度加計製程改善後產能提升40%,擴充產能主要為板式熱交換器。 同時,王心五也證實因應客戶要求已啟動海外設廠計畫,看好東協市場關稅優勢,目前評估越南、泰國及馬來西亞建廠。 鴻海固態電池2023 此外,高力也將辦理現增,預計9月送件,籌資額度在20億元以內,主要為償還銀行借款。 產能方面,高力今、明年預計新增約50%、25%,預估2023熱泵產品營收將成長逾50%,今年上半年熱泵營收比重已提升至42%,預估2024年佔比將上看50%。 第二項燃料電池部份,包括蘋果、eBay、可口可樂等都有採用美國燃料電池大廠Bloom Energy的SOFC燃料電池,而高力為Bloom Energy的主要供應商,看好機構件需求暢旺,法人預估,今年燃料電池營收可望成長逾50%,明年成長動能依舊強勁。
與現今普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和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不同的是,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 The Elec報導,這是蘋果在7月底更新的最新訂單情況,相較6月下旬制定的生產計劃,iPhone 14系列增加180萬部,iPhone 15系列增加160萬部,iPhone 13系列機型生產減少20萬部。 事實上,會影響股價的原因太多了,像是股本、業績、獲利都是其中之一,甚至市場對公司的認知、共識和未來期許…等等都是,要探討就真的太廣泛了,而且這些也偏向主觀預測的範圍。
鴻海固態電池: 科技職涯生存法則:擴展眼界+活學活用 打造職場縱橫力
「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將於林口落成,以「先進研發、高階製造」為招商策略,吸引高科技、綠能、文創、醫療等新興多元產業進駐。 鴻海固態電池 新北市經發局長何怡明指出,在各個產業都與AI息息相關的時代,必須串聯各個產業的跨域共享及融合,使AI工具發揮最大效用,而關鍵就在於將「AI技術」與「產業know-how」緊密連結,讓AI走向AI+,而「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就是AI+產業生態系的最佳示範場域。 院長李宗翰指出,鴻海近年積極投入半導體、電動車等領域,極需這方面的專業人才。 而且,鴻海也肯定蔣博士定能為集團的全球佈局策略以及技術發展帶來卓越的貢獻。
同樣致力研發固態電池的新創 QuantumScape,也受到不少關注,已經從比爾蓋茲、福斯汽車(Volkswagen)等投資者手中獲得超過5億美元融資。 自從2008年收購三洋電機,取得手機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的關鍵技術後,Panasonic 躍升為全球電池技術領頭羊。 從2017年起,寧德時代連續3年拿下全球電動車電池供應量第一,客戶幾乎涵蓋全球各大車廠:豐田(Toyota)、本田(Honda)、BMW、現代(Hyundai)、戴姆勒(Daimler)等。
鴻海固態電池: 鴻海秀六大電池黑科技 2024推商業固態電池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天在鴻海科技日透過預錄視訊影片表示,鴻海集團積極求新求變,鴻海就像是一個無限的符號,有無限的機會和未來。 鴻海固態電池2023 此外,鴻海也針對「驅動系統」提出解決方案,打造六合一的動力系統,把車載充電器,直流變壓器與分電盤這些電子元件通通整合在一起,以模組化與標準化的驅動電機提供給乘用車與商用車。 目前鴻海具體行動尚未公布,但已昭告將進軍電池事業,未來如何與MIH平台的底盤、自駕軟體等系統相輔相成?
- 「雖然已經漸漸看到固態電池用在『智慧眼鏡』這種輕薄型的產品中,但目前在消費性產品上都還不成熟,更何況是直接跨到功率極大的『電動車』上!全球幾乎沒人能量產,都還在開發階段。」國泰期貨研究部資深研究員呂理舜直言。
- 台灣電池材料供應鏈尚不健全,但若鴻海要選擇在歐、美、中等供應鏈齊全、又鄰近市場之處設廠,都不會被當地政府視為本土企業,因此,能否拿到補助填補龐大設廠成本,仍是未知數。
- 而與鴻海有合作的電池材料廠,包括正極材料廠壹久以及碩禾轉投資芯和、提供電池輔材的碩禾、碩禾與鴻海合資的負極材料廠榮炭,以及榮炭的上游中碳等公司。
- 郭台銘也笑說,今天科技日選在上午10時18分開始,剛好就是他的生日數字,在生日前兩天舉辦科技日活動,這是最有意義且最好的生日禮物。
- 鴻海首屆鴻海科技日16日登場,首場鴻海秀出六大電池黑科技,不僅可以讓電池重量與體積減少、壽命增加,還可以透過雲端AI電池管理,讓電池越用續航里程越佳。
- 此外,鴻海旗下鴻華先進Model C電動車的量產進度,將如期於第4季開始在台灣量產。
- 可能在9月12日發表的新款iPhone應會是三年來最大改版之作。
另外,同樣也是科技業關注的人才荒議題,李宗翰認為培育人才必須從長計議,不可能今日耕耘、馬上收割。 尤其在講求跨領域的時代,跨科系結合工程再跳脫原來框架,將能激盪更多研發火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李宗翰指出,近年來美中科技戰,加上全球科技人才荒,半導體人才一直是業界競逐的對象。
鴻海固態電池: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提供完整AI方案 業界唯一
法人估,高力今年營收增幅逾70%,每股盈餘7-8元,明年營收看增20-30%,獲利增幅也會比營收高。 高力受惠主力客戶Bloom Energy拉貨增加及板式熱交換器出貨維持高檔,推升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餘3.74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甚至超過去年全年的3.37元。 鴻海固態電池2023 展望未來,法人估,因散熱系統基期低,今年會呈現倍數成長,板式交換器及燃料電池則可望增逾五成。
在iPhone 14之前,蘋果只有一小部分手機在印度組裝,那裡出貨落後中國大陸六到九個月。 因事未公開而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說,今年的目標是中印兩地出貨更接近同步,儘管供應商還不確定能否辦得到。 可能在9月12日發表的新款iPhone應會是三年來最大改版之作。 知情人士透露,鴻海(2317)(2317)在斯利柏倫菩德(Sriperumbudur)的廠區正準備交付此一新款手機,距中國大陸工廠開始出貨僅僅幾周而已,鴻海希望能迅速增加印度製新iPhone的數量。
鴻海固態電池: 鴻海電動車潛在客戶超過十個
電動車是未來的新潮流,但面對佔整台電動車成本超過三分之一的動力電池,讓很多廠商舉足不前,為此,鴻海從而發展出了六大「黑科技」來迎戰電池的難題。 SES去年發布名為Apollo的鋰電池,容量達107Ah,也宣布在中國上海興建超級電工廠,並在2023年量產,更計畫在南韓建立電池工廠。 根據公司簡報,直到2024年才會出現營收,預計在2025年營收將成長至5億美元。 美國固態電池公司SES(Solid Energy Systems)於美國時間4日,正式透過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SES會受到注目,是因為股東除了囊括通用、現代、本田等三大車廠外,甚至是鴻海、韓國SK集團和中國上汽、吉利汽車都是股東之一。 事實上除了鴻海外,目前台灣正在積極建設電芯廠的公司,亦包括能元、台塑等老牌企業,以及輝能、格斯等新創業者,未來隨著鴻海一口氣就宣布要斥資60億建廠,是否會進一步引發台灣電池業界人才缺口加劇,值得持續關注。
這座超級電池工廠目前已在局部性試俥,且正在進行ISO、UL認證及試量產準備,預定第3季投產,預估到2024年時,集團電池年產能達2.16億顆。 能元科技高雄小港廠是在2021年投資120億元興建,生產高端客戶所需的高鎳電池,其精密性屬於半導體等級,這座廠預計第3季正式投產,其中,電動重機電池訂單,排到二年半以後。 鴻海集團D事業群總經理簡宜彬表示,鴻海目標期盼打造台灣電池國家隊,讓本土企業及人才串起電池上下游產業鏈,打造出Made in Taiwan的電池。
鴻海固態電池: 鴻海開始在印生產iPhone 15 盼今年中印出貨更接近同步
2020年12月,QuantumScape 透過線上活動披露一款全新電池,可在15分鐘充飽80%電力,讓電動車續航力提升90%,同時降低製造成本,預計在2025年推出配有這款電池的電動車。 日本專家預測,配有全新固態電池的次世代豐田 Prius 車款,最快可能在2022年上市。 目前之所以市面上還看不到固態電池,主要是有許多技術問題待突破,像是固態電解質導電度不如液態電解質等,除了技術不成熟外,製造成本仍高,不利於大規模製造普及。 不過研究機構彭博能源財經(BloombergNEF)預估,固態電池若能大規模的生產,成本將只有鋰電池的40%,有機會成為電動車電池的主流。 在2020年「電池日」(Battery Day)上,特斯拉公布新款「Tabless 4680電池」,也是跟 Panasonic 合作生產。 鴻海積極布局電動乘用車量產,美系外資法人評估,Model C量產版預計第4季投產,初期年出貨量上看3萬輛,電動車用光達元件估明年量產;鴻海需掌握7至10家OEM車廠客戶,以達到2025年取得全球電動車5%市占率目標。
此外,鴻海目前的電池實驗室及廠區,則交由大型工程公司中鼎,以及鴻海孫公司、半導體廠務工程公司帆宣共同打造。 這項技術在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上很常見,應用於電動車上卻難度倍增,因為鎳鈷鋁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是主流車用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的好幾倍,需要很高的合成技術才能量產。 在車用電池的核心產品上,Panasonic 採用的是鎳鈷鋁系統。 鴻海(2317)(2317)電動車事業有重大突破,董事長劉揚偉昨(14)日於線上法說會透露,目前集團正在與超過十個客戶,討論20個電動車合作項目,其中兩個項目已經投入生產,五個很有可能簽訂合約。 鴻海指出,為建立電動車開發技術,在電池研發上,首次在台灣推動大規模的產學合作計畫,與學術界及大學院校廣泛合作,2022年已啟動部分研究專案。
鴻海固態電池: 劉揚偉拚電池,要打通「電動車商機」任督二脈
他說,電動車產業龍頭每次發表會上,一定談到電池,動力電池成本占電動車整體成本比重約30%到35%,需要更多企業投入更多資源開發,他再次呼籲政府鼓勵電池技術開發和原料掌握。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在未來電動車時代,「得三電系統得天下」,三電系統主要是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這是台灣難得機會,一定要掌握。 而針對台灣在國際長期扮演半導體主力生產鏈一事,歐美國家陸續發聲,提出半導體發展相關政策,是否對台造成衝擊?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呂學隆表示,國外大廠掌握上游電池技術、產能,在市場上擁有議價力量。 但台廠不一定要拚電池產量,仍有機會切入特殊用途電池,避免與大廠直接競爭。 向來在資通訊產品中只能當配角的電池,在電動車內卻是關鍵零組件,因為電池品質攸關一台電動車的里程、重量、安全性等,也就是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要素。 呂理舜直言,當鴻海加入固態電池隊列,最終目標一定是一條龍自己全做,在固態電池中台灣上游材料廠商,都有機會因此受益。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16日電)鴻海今天上午在三創生活園區舉行鴻海科技日活動,公布商業固態電池以及6大電池科技,預估2024年推出首款商業固態電池。 南寶表示,雖然總體和外部環境不確定性高,今年營收持續成長的難度不小...
鴻海固態電池: 未來電池:不用鈷、固態取代液態
而鴻海旗下鴻華先進科技自產電動巴士 E BUS,將於 2022 年第二季陸續交車,同時進軍海內外電動商用車市場,預計集團首款電動巴士電池將導入該車款,持續壯大集團電動車生態系。 鴻海強調,未來車體結構勢必會朝「輕量化」與「一體成形」兩大趨勢發展。 為達到「輕量化」的要求,鴻海致力於開發新材料,其中新開發出來的高強度壓鑄材料,即具有鑄造成型性優良、高強度高延展性、耐腐蝕、無須熱處理等眾多優勢,適用於對重量敏感度高的電動車、更讓鴻海輕量化與模組化的開放底盤動力平台更具競爭力。 這六大黑科技分別是「電池快充與低溫優化」、「低鼓脹軟包技術」、「雲端AI電池管理系統」、「高能量密度電池」、「無貴金屬全新製程」以及「固態電池研發」。
鴻海宣布此消息,乃希望透過蔣尚義的影響力號召更多年輕一輩的優秀工程師、中高階主管加入團隊。 外資並預估,鴻海提供電動巴士使用的磷酸鐵鋰電池芯(LFP)以及電動車用光達(LiDAR)元件,將於明年量產。 能元目前最期待的是高雄小港廠,這座「超級電池廠」只有一個廠區,一旦正式投產後,一年可生產約2.4萬輛電動汽車所需長程電池量。
鴻海固態電池: 鴻海砸60億拚電池事業,哪些台廠助拳?
至於提供電池乾式隔離膜的明基材,與研究鈦酸鋰電池的中油綠能研究所,目前與鴻海的合作模式則還在研議中。 在2006年成立的輝能科技,堪稱是台灣表現最亮眼的業者,不僅與Gogoro合作,打造出全球第一顆電池交換式機車固態電池原型,更被賓士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相中,入股投資。 未來園區一、二期共計8.4公頃的空間,有望帶動周邊4,700個就業機會,以及159億元年產值。 鴻海固態電池 2020年12月,QuantumScape透過線上活動披露一款全新電池,可在15分鐘充飽80%電力,讓電動車續航力提升90%,同時降低製造成本,預計在2025年推出配有這款電池的電動車。 向來以油電混合車技術稱霸的豐田汽車,已宣布投入固態電池研發,宣稱配有固態電池的電動車,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使用快充最快10分鐘就能充飽電。
對此,淡江大學工學院院長李宗翰表示,蔣博士在半導體界具備豐富的歷練及學養,無庸置疑是教父級的人物,在產業及學術界都受人景仰。 美系外資法人8月10日報告評估,Model C量產版預計第4季開始投產,初期年出貨量規劃2萬輛至3萬輛;MIH聯盟所開發的Project X 3人座小型電動原型車,預計10月亮相。 在國際上,西班牙知名電動越野重機廠商Stark future,就是使用能元的高鎳高動力電池;義大利知名高階重機品牌為電動摩托車賽事打造的電動重機,也使用能元高鎳高動力電池。 據了解,全球每年有近30萬輛電動重機的市場,售價在新台幣70萬至200萬元之間,每輛電動重機至少要使用千顆以上高鎳電池。 能元是目前少數可以供應電動重機的電池品牌,訂單已經排到二年半以後。 此外,鴻海旗下鴻華先進Model C電動車的量產進度,將如期於第4季開始在台灣量產。
鴻海固態電池: 鴻海參投的固態電池公司SES上市 背後靠通用、現代、本田三大車廠合作
蘋果公司新一代手機iPhone 15已開始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進行組裝,以便進一步縮小該公司印度業務與中國大陸主要生產基地之間的差距。 法人認為,鴻海掌握住上游電池材料後,就能確保電池模組產能,也就能滿足客戶訂單需求,對業務拓展有莫大幫助。 郭台銘指出,創業是辛苦的,鴻海從小公司變成目前的世界性集團,過程中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艱辛,守成也不容易,不過他看到鴻海求新求變的努力。
台股的配息時機多集中在七、八月份,許多金控公司也不例外,此時除了投資人手握現金之外,也可以趁著除權息所掉下來的股價尋覓佈局標的,讓來年賺股息又賺價差。 最後,我也有問她,關於鴻海取得AI伺服器訂單這件事,她的說法是,沒有很在意這類題材,至少對集團營運有幫助,她也能持有的更安心,算是不錯的利多。 不過熱度上,市場最關心的應該還是AI,因為除了之前已經拿到輝達的DGX的相關訂單以外,有消息提到,鴻海取得5成以上HGX伺服器AI晶片基板大單,而這兩款都是輝達現在最重要的AI伺服器。 毛利率、淨利率都有提升,因為不用認列夏普的虧損了,EPS也比上一季轉好很多來到2.38元。
鴻海固態電池: 鴻海Model C量產版第4季投產!初期年出貨量上看3萬輛
由於鈷具有穩定物質、增加能量密度的特性,能確保電池壽命及充電速度,因此短期內電池產業都無法棄鈷而不用。 根據市場分析公司SNE Research的數據,2020年電動車電池市占率前三大,依序是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CATL),市占達24%;南韓LG能源方案(LG Energy Solution)和日本Panasonic(松下)分別為23.5%和18.5%。 在車用電子布局,蕭才祐表示,電子元件一直是鴻海以強項;在自駕車領域也有豐碩成果,並已開始商業應用,例如日本機場的自駕接駁車,就是鴻海提供的自動駕駛計算整合技術。 目前燃油車加滿油,續航力約為500公里,為解決里程焦慮,蔚來汽車喊出要研發採用固態電池、續航力達1,000公里的電動車,電池技術若能突破,將成為電動車普及一大推力。 鋰電池可以分為「鎳鈷錳(NCM)」、「鎳鈷鋁(NCA)」,以及「磷酸鋰鐵(LFP)」兩派組合,不過前兩者的缺點是碰撞後容易起火爆炸。
同時,不只是硬體建設推動,新北市政府的「招商一條龍」政策,自108年起推動迄今,已協助廠商在新北落實投資221件,投資金額逾4,100億元,創造逾8.7萬個就業機會。 如新竹物流今年攜手新北市政府,於八里區斥資19億元建置「國際物流暨北區轉運中心」,預計創造500個就業機會,為新北智慧物流發展注入新的動能與契機,未來也透過轉運中心可望繼續帶動新型產業聚落發展。 新北市政府將持續以「馬拉松」精神,長期陪伴企業夥伴在新北持續擴大投資成果。 鄰近五大工業區的地理優勢,加上周遭有桃園機場捷運系統及台北港區位交通加持,不僅帶動產業發展,亦提升生活便利性。 著眼於環境永續建設規劃,園區內將設置污水處理廠,滿足製造業排放廢水需求。